【古道人生】當強盜遇乞丐 才知乞丐原來是劍俠

作者:泰源整理
乞丐看破爭權奪利、廉恥喪盡的世道,浪跡江湖,逍遙自在,卻願為知己奮不顧身。(繪圖:清玉/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36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有個乞丐,不知是什麼地方的人。只知他從小練習武功,為人豪爽,喜歡遊俠生涯,可是到了中年,因家道中落,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便浪跡江湖,以乞討為生,淪為乞丐。他身無長物,手上只拿一根棍子。這根棍子被他使得油光發亮,白天他不讓棍子離手,夜晚便用棍子當枕頭。乞討來的東西,如果有多餘的,他便分給其他的乞丐,自己一點也不留下。碰到年富力強的乞丐,他就勸告他們不要當乞丐,應該改行做點有益的事情,不要被乞討生涯耽誤了青春。有時候,他還在街市上表演武功,賣藝掙錢:並且常常資助那些做小本生意的人。得到過他資助的人,實在是多得很。

杭州人邵藝洲,性情爽直,喜於交遊。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見這個乞丐在賣藝。這乞丐舞弄的刀劍棍棒,各種各樣,都能出神入化,絕妙異常。邵藝洲心裡明白此人本領高強,不是尋常的乞丐,便送給他一大筆錢財,讓他在武功方面有所創造,有所發展,乞丐對他非常感激。

後來乞丐打聽到了邵藝洲的地址,便上門求見。邵藝洲以禮相迎,盛情接待,還與他談論古今豪俠故事,說話之間,乞丐手舞足蹈,旁若無人,盡情發揮,兩人談得十分投機。從此以後,兩人來來往往,竟沒有空過一天。有一天,乞丐又來邵家訪問,僕人卻不讓他進去,乞丐氣憤地問這是為什麼。僕人回答說,主人已於昨天夜裡動身上北京了,乞丐聽了大吃一驚,立即轉身,飛奔而去。因為他知道邵藝洲去北京肯定要路過山東,那個地方盜賊很多,恐怕邵藝洲性命不保,他想儘快趕上去保護邵藝洲,以防盜賊的傷害。

不久,邵藝洲來到登州境內,只見周圍一片荒煙蔓草,夕陽昏昏,倦鳥歸林,景色頗佳。邵藝洲向車夫打聽,這一帶地方有什麼名勝古蹟可供遊覽。話未說完,忽然從樹林裡飛出一支鐵鏢,直朝邵藝洲的面門射來。邵藝洲大驚失色,腦袋裡只剩下一念:「完了!」正在萬分危急的時候,忽然眼前白光一閃,將鐵鏢打落了。第二支鐵鏢又飛到了他臉面前,但是又被白光打落,投射鐵鏢的盜賊見兩支鏢都被打落,氣急敗壞地從樹林裡跳出來,怒目圓睜,大聲吼道:「狗奴才,竟敢打落我的鐵鏢,我決不與你善罷甘休,快拿命來!」邵藝洲被嚇得心慌氣短,手足發顫,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突然,又有一個人跳出來,大聲對邵藝洲說:「你不要害怕,有我在這裡。」邵藝洲一看,原來是乞丐,這才明白剛才打落鐵鏢的白光都是乞丐發出的,他知道乞丐的武功是蓋世無雙的,心裡一下子便踏實了。

乞丐手拿利劍,和強賊狠鬥起來。乞丐的劍舞動得像雪浪銀濤,但見白光閃閃,卻看不見人和劍在哪裡。鬥不了幾個回合,強賊就被乞丐打退。當時邵藝洲還躲在樹林裡,伸出半個腦袋朝外看,見盜賊已跑,便跑出樹林向乞丐道謝:「哎呀,如果不是你,我這回性命休矣!你的救命之恩,我將怎樣才能報答呢?」

乞丐說:「我感激你對我的恩義,你不把我當乞丐看,瞧得起我,所以我趕來暗中保護你,使你長途旅行不至於發生意外。」邵藝洲見乞丐手上拿的仍是那根棍子,便問他:「你的寶劍呢?藏在什麼地方了?」乞丐便將棍子拔成兩截,中間便是一把利劍。這寶劍閃閃發亮,寒氣逼人。乞丐說:「這就是我的護身符。」

邵藝洲感嘆道:「這真像是古代干將莫邪所鑄那樣的神劍啊!只有你這樣的英雄才配做它的主人。可是你武功如此高強,為什麼不去建功立業,揚名四海,而要以乞討為生,白白消耗自己的生命呢?」

乞丐說:「當今的世道,做官的人都在結黨營私,爭權奪利,廉恥喪盡,禮義全無,如此下去,離亡國的時間不長了。所以我浪跡江湖,逍遙自在,遠遠躲開那些污七八糟的事情,也免去許多的憂愁煩惱,以享受真正的自由生活。」邵藝洲聽了深深歎服。

他們兩人相伴,走出了山東境地,乞丐說:「這前面直到北京,都是平坦大道,再不會有什麼危險了。我們就在此分手吧。」邵藝洲問他到什麼地方去,乞丐說:「我去朝山訪道,行蹤不定。」說完就昂揚而去。後來邵藝洲到處打聽他的下落,始終得不到任何消息。

資料來源《奇聞怪見錄》:@*#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講「五行」了。但在中國的古代,人們知道五行是天帝賜給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則的第一種。雖然有些現代人不相信五行,不過,五行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周行。本文舉一個「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試難中,在北方則隆隆直上」的實例。
  • 清朝時,海寧郭去非,他生來就對琴弦的聲音情有獨衷,在襁褓中聽到有人彈奏琵琶,就在母親的懷中歡喜躍動。少年時學琴之後,幾十年中不分寒暑,從早到晚都在彈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慾,不但沒有追求富貴之心,即使面對外界的誘惑和嘲笑都不為所動。人們卻視他為痴人,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清朝的華亭人汪瑾,五十多歲時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風吹起,他十分厭倦在外客遊,動了思念家鄉之情,便乘船南歸。在歸途他遇上了不尋常的事。陰陽兩界人事相通的事給世人展現了善惡終有報的道理。
  • 一對來自不同家境、貧富差距極大的男女同學,有志竟成終成眷屬,但是,後來遭逢戰亂生離死別……,道盡人生無常。
  • 距離嘉興三塔灣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邊。塔上下共七層,高約十餘丈,中層刻有「鶴秀」兩個大字。塔面臨大河,背後全是農田,旁邊並無寺廟。路過的人以為是當地人為鎮壓風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卻不知道塔名是什麼意思。後來問秀水縣的人,才知道塔並非為風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 浙江海寧地區有一姓查的人,在科舉考試上一直很不如意,考到了四十多歲時還沒有考上,家中十分貧苦。有一天,他來到了關聖祠祈禱,隨後求得一籤,籤詩中有「南販珍珠北販鹽」一句,於是打算放棄科舉考試,進入都市去經商。經商無著,因緣際會,因為幫助了他人,助成了他的事業。
  • 王皇后與永曆帝感情非常好,在顛沛流離的日子裡,他們患難與共,相互扶持,將風雨飄搖的南明苦苦撐了十六年。示意圖。(公有領域)
    一個書生遭喪父之痛時,未婚妻被改嫁,赴考之日正是他失婚之時。後來他幸逢貴人,竟然幫他找回了未婚妻,挽救了婚姻。這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 何醫生給兩人病情相似的人開了同樣的藥,結果卻大不同。他茫然若失地說:「今天才知死生在命,不在藥的功效,也不在醫生的技術啊。」從此閉門謝客,許多年不再談醫術了。
  • 粵語中有這樣一句方言:「財來自有方,唔使咁彷徨。吃幾多,著幾多都系整定噶。」意思是說:一個人發起財來自有它的方法,無須你煞費苦心地去籌謀。吃多少,穿多少,用多少,都是註定的。本文的故事就能反映出這一點道理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