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白皮書:因應中軍事現代化 台需加強戰力

標籤:

【大紀元8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二日專電)日本內閣今天通過二OO五年度版防衛白皮書,有關台海兩岸軍力指出,台灣在二OO六年以前,海軍、空軍和地上部隊還足以確保質的優勢,但若不有效轉換戰力,則面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幅軍事現代化,二OO六年以後,中國將慢慢取得軍事優勢。

這部年度防衛白皮書分析指出,兩岸軍力不應只以量的比較,也必須判斷各種因素,包括:一、中國陸軍雖擁有壓倒性的兵力,但對台灣本島的登陸攻擊能力有限;二、中國海空軍的數量雖占壓倒性優勢,但台灣在質的方面占優勢;三、中國擁有短程彈道飛彈,對台具有飛彈攻擊能力。

報告指出,台灣基本的防衛政策是「防止戰爭」、「本土防衛」和「反恐及因應緊急事態」,為達成目標,採「全民防衛」,基本戰略是「有效遏阻及固守防衛」。

文中指出,台灣從去年一月起採「精兵政策」,重視引進尖端科技及聯合作戰能力,目前陸上兵力約二十一萬五千名,海上戰力約三百四十艘軍艦,總噸數約二十一萬噸,空軍和海軍共有作戰飛機約五百三十架。文中並介紹台灣對美國武器軍購案正在國會審議中。

報告指出,兩岸軍力的比較不只是兵力、裝備的性能或數量,還需判斷運用態勢、軍隊精練程度和後勤支援等因素來判斷,基於這種角度,今後兩岸軍事現代化和美國軍售台灣武器的動向值得矚目,特別是中國軍事急速現代化,不久的將來,台灣質的優勢有出現重大變化的可能性。

報告針對台海兩岸關係指出,兩岸由於基本立場有隔閡,正式對話還處於膠著狀態,雙方恢復對話有待相互讓步,今後邁向和平解決問題的動向值得矚目。

報告指出,兩岸雖尚未實現三通,但加深經濟關係和民間交流,兩岸可望增進經濟面的相互依賴,中國雖表示不放棄和平統一的努力,但也表明不放棄動武的可能性。陳水扁總統則呼籲確立兩岸軍事安全協議機制,表明兩岸以對等立場解決問題,「一個中國」非議論的前提,而只是議題中的一個。

文中指出,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台灣舉行大規模示威運動來進行抗議,日本、美國和歐盟針對反分裂法對台海安定和平與逐漸緩和的兩岸關係角度造成負面影響的觀點而表明憂慮。報告對兩岸邁向和平解決問題的動向表示關切。

相關新聞
日白皮書要求注視中國海軍
不敵價格戰 日本車企5月在華銷量均下降
警方:77名中國人乘豪華轎車偷渡意大利
美日韓三國確認打造更具彈性供應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