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登革熱病例創新高 民眾旅遊提高警覺

標籤:

【大紀元9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八日電)新加坡的登革熱疫情愈演愈烈,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統計,截至9月16日已有10034個登革熱病例,8人死亡,病例數創歷史新高。台灣檢疫暨防疫專家指出,新加坡位處熱帶,埃及斑蚊活躍,因此最近前往旅遊民眾要提高警覺,更要以新加坡為鏡,立刻做好居家環境都做好防治工作。

新加坡登革熱疫情持續惡化,目前病例數己破萬,新國政府不但撥款600萬星幣(新台幣1200萬元)進行防治工作。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還宣佈成立跨部門部長委員會,共有六位部長參加這個委員會。李顯龍並且在委員會設立前提供一條電話熱線,呼籲民眾舉報病媒蚊滋生地點。

由於今年的疫情比以往嚴重,新加坡衛生部長許文遠甚至要求人民以對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態度對抗登革熱。他要求民眾每天注意居住與工作環境有無積水,檢查周圍100至200公尺範圍,確保清除積水,防止病媒蚊的滋生。醫院方面甚至延後一些非緊急手術,以收容登革熱病人。

新加波將登革熱感染當成大事,但因為登革熱根本沒有藥醫,疫苗也還未研發出來,因此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世界衛生組織主管蚊子傳播疾病的地區顧問巴默也認為新加坡今年登革熱疫情嚴重原因成謎。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兼發言人施文儀表示,疾管局已經注意此事,目前台灣有四例來自新國的境外移入個案,新國這兩年的登革熱疫情比前幾年嚴重,可能與地球暖化影響生物棲息分布有關。

施文儀指出,新國位處熱帶,和台灣南部氣候很像,下午經常有雷陣雨,雨後有些地方容易積水,非常適合登革熱病媒蚊─埃及斑蚊的生長,不過高度都市化的新國積水,不同於台灣因為環境未清理乾淨,瓶瓶罐罐各種容器所造成的積水。

疾管局檢疫防疫組長吳炳輝指出,新加坡境外移入的案例大都是第一和第三型登革熱,至今未出現新的變異種,通常感染登革熱的人大部份都有發燒出疹子等典型症狀,只有少部份人症狀不明顯,有些人可能好幾型登革熱混合感染,會出現出血性和休克性登革熱,此時死亡機率會大增。

  吳炳輝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連在一起,登革熱防治較困難,去年和今年的疫情便未控制好,因此感染和死亡人數才會上升。

他舉例,91年時台灣高高屏地區發生五千多例感染,突然增加許多,他們在當地撲滅登革熱作業時發現,有些住家的排水管積水,很難排除,隨便一場午後雷雨排水管又積滿了,很不好控制,再加上排水管內的水質非常適合埃及斑蚊生長,於是案例增加許多。

此外,近年來交通方便,外勞進出人數眾多,民眾出入境也跟著多,所以很難控制這些人不受感染,萬一夏天稍微疏失,秋天時馬上感染案例上升,就算政府投入再多人力還是無法完全滅絕。未來幾個月是感染高峰期,民眾一定要清理好環境,滅絕病媒蚊滋生的環境溫床,不讓蚊進入屋內,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相關新聞
外籍新娘返鄉探親 多人感染登革熱
菲衛生部發佈登革熱警戒
台本土登革熱 入夏現首例
台高雄小港出現首例本土登革熱  高縣戒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