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30年後 失智達一縣市人口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傅潮標╱綜合報導〕目前台灣有超過11萬的失智老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陳榮基指出,隨著人口老化,3、40年後,台灣的失智老人將增加到3、40萬人,相當於一個縣市的人口,呼籲政府成立中央級「失智症防治照護委員會」,妥善規劃未來失智老人的長期照護。

陳榮基表示,失智症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主要是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像思考力、注意力及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而這些症狀足以影響人際關係及工作能力。

影響人口逾250萬人

失智症除了會造成患者個人逐步退化及失能之外,更會對家庭及社會造成衝擊。陳榮基表示,目前台灣受到影響人口超過250萬人,社會每年需付出龐大直接及間接成本,建置完整的失智症照護體系刻不容緩。

失智老人的特徵是遊走

苗栗縣海青老人養護中心執行長賴添福說,失智老人的典型特徵是遊走,收容失智老人的機構,應設環狀沒有端點的遊走迴廊,滿足遊走需求。

台大神經部主治醫師陳達夫針對國內立案的長期照顧機構進行失智症盛行率的調查,結果發現,安養機構的失智類型,阿茲海默症與血管失智症的比例接近,護理及養護機構則是以血管型失智症為主。

陳達夫表示,台灣約有2萬3千多位失智症患者住在長期照護機構,建議衛生署能加強訓練長期照護的專業人員,加強對失智症的認識。

照顧篇╱藝人張琪︰像照顧嬰兒

〔記者葉文正╱台北報導〕「失智老人是有感覺的!」藝人張琪回憶,婆婆剛過世時,已經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公公,儘管已經沒有對婆婆的記憶,但是看到婆婆照片,還是直說心裡很難過,卻不知為什麼。

家中有四個失智老人的張琪,以照顧失智老人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大家,你我有一天都可能變成這樣的老人家,用照顧嬰兒的心情照顧他們,讓家中的失智老人過個快樂的晚年。

張琪表示,她是在住家對面租屋,把公婆接過來就近照顧,用照顧嬰兒的心情對待他們,情況終於好轉﹔張琪感慨的說,婆婆在公公腦中,已有8年沒有記憶,婆婆往生後,公公雖然想不起來,但是內心還是會難過。

她呼籲大家:「你我有一天都會老,失智症老人的家屬,應用心照顧曾經為這個家庭犧牲奉獻的長者,這些曾為我們把屎把尿的長者,現在我們也應該用同理心對待他們。」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