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怕回家 都市“恐歸族”心態分析

標籤:

【大紀元1月27日訊】農歷新年將至,不少人開始張羅著訂票回家,然而,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新年回家並非是每個外鄉人唯一的選擇。現代人對於回家過年有著迥異的感受,有的熱切期盼,有的卻充滿恐懼或煩惱。都市“恐歸族”的形成讓中國傳統民俗多了些別樣意味。

據新華網報導,“恐歸族”心態大多有以下情形。

一:繁文縟節不勝其煩:過年訪親探友比上班還累,家裡七大姑八大姨,本來是回家陪父母的,可跟老爸老媽話都沒說上幾句。

二:衣錦還鄉情結難改:嫌自己官當得不夠大、錢掙得不夠多,所以怕承受不了鄉親們那種眼神。今年索性不回了!

三:人生未定無顏省親:不能給爸媽帶回一個準兒媳,家人隨之而來的是喋喋不休地輪番說教,想起這些煩心事,就不想回家了!

四:派發紅包囊中羞澀:中國有派發紅包的風俗,對於經濟實力不強的年輕人來說,最不願回家的原因,恐怕就是口袋不夠鼓。

五:終日奔忙難得偷閑。一年365天,好不容易熬到農歷新年長假,何必為了回趟老家在“千金難求一票”的春運中找累受呢!

六:生活慣性不願打亂。習慣了在大都市裡的快節奏,一旦回到遠在農村的故裡,猛然間失去熟悉環境的心理寄托,總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從盼歸到恐歸,隨著社會變遷,中國人對待傳統民俗的心態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其間有人們對傳統最原始心態的保留,也有新新人類對於現實壓力的拋棄。

文章稱,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傳統民俗能舍棄一些禮節,多一些真心的團聚,“恐歸族”將會由“恐歸”回歸到“盼歸”。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春季美食助消化
【大頭一家溫馨廚坊】新年創意料理:步步高升
李鼎 :中共利用文藝團體的精神洗腦
迎新之際港團體抗議要求儘早釋放程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