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系列講座】哈佛的百億捐贈和中國的三十個農民

謝田

人氣 1

華爾街日報最近有篇文章﹐談到美國大學要畢業生給母校捐款的事。一個叫瓦格納的學生在收到母校哈佛的籌款信後﹐把它撕掉了﹐他認為他的100美元對哈佛260億美元的捐贈(Endowment)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他覺得如果捐一塊錢給南部撒哈拉的非洲人﹐可能會救一條命﹔而捐給哈佛﹐只能多買十個訂書釘。

美國高等教育傲視全球的背後﹐其捐贈也高的驚人。哈佛的捐贈已接近260億美元﹐比保加利亞的國民生產總值(GDP)還要多﹐也高于全球130多個國家。因為學校的錢太多了﹐學費增加的又快﹐以至于校友和慈善家們都開始考慮學校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錢。每年美國的慈善捐款中﹐其中的10%即約240億美元是投向了高等教育﹐僅次于捐給教會的錢。雖然學校的投資經常有超過10%的回報﹐他們每年花的錢一般不到5%。研究教育經費的專家甚至建議﹐不要給大學捐太多﹐而應該捐到更需要資金的地方去。看來﹐有時錢多了也是麻煩。

當然﹐錢少麻煩也多。在國內上大學的時候﹐八十年代﹐那時高等教育是免費的。時不時的﹐在政治學習時﹐就有人告訴我們﹐說黨培養了你們上大學﹐中國要三十個農民才能供養一個大學生。當時我們雖然沒有熱淚盈眶﹐但也是滿心的愧疚﹐感恩戴德的心情也特別的濃重。經常想着﹐不知供養我的那三十個農民身在何方﹐以後怎麼樣報答他們。出國後﹐黨的教育也跟着來了。有人告訴我們﹐黨不光培養你們上大學﹑還讓你們出國留學等等。

一出國門﹐我們很快知道﹐不是黨讓我們出國留學﹐是這個黨在阻攔着我們出國留學﹑走向世界。清朝和民國的時候﹐出國根本連護照的問題都沒有。雖則如此﹐海外學人普遍的還是覺得是黨培養了我們上大學﹐至於究竟是這個黨還是那三十個農民掏的腰包﹐也沒有仔細去想一想。

有一天忽然想到了這個問題。在美國﹐他們有互相對立的兩個黨﹐那到底是哪個黨培養人們上大學的呢﹖好像既不是民主黨﹐也不是共和黨。是政府嗎﹖好像也不是。美國同學說他們的大學教育是自己打工掙的學費﹐加上父母的幫助﹐再加上學生貸款。文憑是自己掙來的﹐有的有父母的血汗﹐但沒有政府的份兒。

那中國的這個黨﹐也就是中共﹐它是怎麼“培養”我們上大學的呢﹖按說這個黨既沒有黨產﹐也不事生產﹐它哪裡來的錢來培養我們呢﹖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了﹐它的錢是從老百姓那裡﹑也就是當年我們這些學生的父輩那裡來的。

問題是﹐作為學生﹐我們當時不知道這錢是哪裡來的﹐還以為是黨給的。但告訴我們“黨送你上大學的”﹐就是黨自己呀﹐而他們當然應該知道這錢是從哪裡來的。也就是說﹐這個黨從我們父母那裡把錢搶過來﹐一邊揮霍着不說﹐還告訴我們這些年輕人是它在養活着我們﹐還要你對它感恩戴德。。。。這可真是太不地道了。好在這傢伙來日無多﹐讓我們大家一起發掘發掘﹐看看還有什麼地方是被它把我們瞞在鼓裡的了。@*

參考文獻﹕

Anderson & Dubinsky﹐Personal Selling
Arbitron﹐Radio Today﹐How America Listens to Radio﹐2003 Edition
Aitchison﹐Jim﹐Cutting Edge Radio
Barnett﹐Megan﹐US News & World Report﹐November 1﹐2004
Business Week﹐April 19﹐P。 13﹐ 2004
Business Week﹐April 19﹐P。 22﹐ 2004
Business Week﹐October 4﹐P。38﹐ 2004
Dillon﹐Madden﹐& Firtle﹐Marketing Research
Gillespie﹐Jeannet﹐Hennessey﹐Global Marketing
Hayden, Thomas, Why we need noisy parkers, US News & World Report﹐June 13﹐2005
Herweg and Herweg﹐“Radio’s Niche Marketing Revolution﹕FutureSell”
Hair﹐Bush﹐& Ortinau﹐Marketing Research
http://money.cnn.com/2005/12/12/Autos/funonwheels/chevy_cool/index.htm
http://www.krispykreme.com/investorrelations.html
https://www.dunkindonuts.com/aboutus/company/
Smolen﹐The Everything Selling Book
Stacy Perman﹕http://www.businessweek.com/smallbiz/content/dec2005/sb20051212_554808.htm
US News & World Report﹐November 29﹐ 2004
Wall Street Journal﹐October 14﹐2004
Wall Street Journal﹐Friday﹐October 22﹐2004
Wall Street Journal﹐November 17﹐2005
Wall Street Journal﹐Saturday/Sunday﹐ December 17-18﹐2005
Weinberger, Campbell, and Brody﹐Effective Radio Advertising
Weitz et al﹐ Selling-Building Partnership
Wells﹐Burnett﹐and Moriarty﹐Advertis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2003(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市場營銷系列講座】爆米花﹑微波﹑和微波爐的故事
大紀元副總裁芝加哥全僑會上演講
【市場營銷系列講座】日內瓦的公車和辦公樓外的煙頭
【市場營銷系列講座】善的故事及隨之而來的財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