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建立人本城市生活 台北或可師法東京經驗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一日電)日本東京在高度都市發展下,逐步建立蛛網密布的大眾捷運系統,地狹人稠的道路交通系統也逐漸高架化,形成人車各行其道的立體城市。因此,若要建立人本的城市生活,東京經驗或許可作為台北市師法的對象。

曾赴日本考察交通建設官員分析,日本的街道常常比台北小,但是車行秩序良好,以人口數多達一千二百多萬人的東京而言,人們最常搭乘的就屬大眾捷運系統,東京捷運系統的複雜程度令人咋舌,往往以皇宮為中心向周遭輻射、圍繞構築。

由於東京便捷的大眾捷運系統,當地人士指出,包括大企業老闆、高階主管也都搭地鐵上下班,人們為了搭上已擠如沙丁魚的車廂,往往需要站務人員協助,在車門外用力把人塞入車廂內。

市府官員認為,東京大眾捷運系統成功發展原因,在於有完整並配套的因應方案,如以台北停車場建設為例,有學者認為是公共建設的浪費,興建再多的停車場都無助停車秩序改善,只會提供便利性,吸引更多的車輛湧入市區,進而癱瘓交通。反觀東京的停車空間大多內部化,不論住家或公司都需設有停車場,加上日本警方嚴厲執法,就算是小巷子也都通暢明亮。

至於,在創造人多車少的交通環境後,人行步道也朝空中發展,則是目前發展趨勢,有交通業者分析,這種夾處高架輕軌及地面、地下捷運間的天橋系統,相對創造大廈二樓以上店面的新商機。

換句話說,從東京開發臨海副都心之初,捷運也配合進駐時也設置了第二層的人行天橋,在品川等新開發區,連結各建物的天橋更形成綠美化的悠閒空間,甚至連地面道路也可封閉而營造公園綠帶,美化都市景觀。

相較日本東京成功經驗,熟悉市政建設官員分析,台北信義商圈略見雛型的天橋系統,或許未來能結合輕軌系統,成為能與日本東京惠比壽花園廣場的電動步道通廊、橫濱MM21的Queen軸、香港中環到上環的高架人行道等相媲美的範例,讓台北也轉型為人本的立體化國際城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