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憂心:屢傳新滲水點 雪隧恐全面性滲水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胡健森、邱燕玲/綜合報導〕雪山隧道還有外界不知的滲水點!國工局坦承,雪隧南下廿一點二公里處,也曾發生滲水,交通部長蔡堆飭令國工局未來遇滲水,不管狀況如何微小,都須立即通報;學者則憂心四處滲水地點不集中,滲水恐怕是全面性問題。

國工局則提出三點理由,澄清外界安全疑慮,國工局官員指出,此次滲水並無明顯水壓,湧水中也沒有夾帶泥沙,代表結構並未受到影響,而滲水地點離隧道南口很近,主結構完工超過兩年,初步研判,應是排水管路淤積所致。昨日已與包商會商出三種改善方案,分別在主線、導坑、廊道施工,先行測試施工環境與滲水嚴重性。

從上月廿7日開始,雪山隧道已經在北上車道廿六點二公里、廿三點九公里及南下廿三點一公里發現三處滲水點,昨天則又傳出,南下車道廿一點二公里也兩度傳出滲水,原因都是不透水膜遭撐破所致。

記者發現更多補漏地點

滲水處現都由工程人員以導水法、注入發泡劑等方式處理,卻補完一處又漏一處,根據記者昨天實地勘察,發現曾補漏的地點,遠比外界知道的還多。

無論是北上或南下隧道的壁面上,只要仔細觀察,便可發現到處都是補漏痕跡,在北上廿三點九公里處的施工縫,更可明顯看出曾填補過,卻仍有極少量的水緩緩滲出,記者伸手可以接到滴下的水滴。

官員堅稱不須封閉隧道

國工局第三區工程處處長張文城表示,目前除了在滲水處加設導管,也考慮是否從導坑往主坑方向打入大導管,直抵主坑隧道壁面的透水層,將積水引流而出。張文城強調,就他個人的專業判斷,目前沒有必要封閉隧道。

台大地質系教授劉聰桂則表示,四個滲水點相距數百公尺,甚至數公里,必須提防滲水是否為全面性現象。

另一方面,交通部也在昨日正式發文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楊永斌邀集專家組成會診小組,楊永斌表示,目前比較擔心的,是滲水點與施工過程的湧水點太接近,他估計,應可在一個月內完成是否需要封閉隧道檢修評估。

蘇揆指示交部全面檢驗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在院會中指示,交通部應嚴正、全面地進行檢驗,要修復或疏導不能諱疾忌醫。蘇揆表示,他期盼交通部有魄力地做。

而雪山隧道通車即將屆滿四個月,但相關的搶救人員、設備仍然沒有全數到位,宜蘭縣消防局昨天調集縣內數百名義消人員,實施隧道內災害搶救訓練。

開放大客車通行 農曆年前不可能

〔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雪山隧道幾乎每逢假日就塞爆,地方極力要求開放大客車通行,但高公局強調必須縝密評估,救災計畫也須重新部署,農曆年前開放機會不高,也否認新年就將實施「高乘載」措施。

通車不到四個月的雪山隧道,在這次中秋連假中幾乎天天塞爆,地方極力要求開放大客車通行,以有效減少車流。不過官員直言,雪山隧道是超長隧道,開放大客車通行不能只看交通便利性,還須從防災的角度做更完整的思考,醫療與救災能量必須重新衡量,防災、救災都得重擬計畫、重新部署。

高公局官員則認為,八卦山隧道在通車八個月後才開放大客車,長度幾乎是八卦山隧道三倍的雪山隧道,勢必需更長時間,以目前進度來看,至少通車一年後才有可能。

至於外傳雪山隧道會在新年實施高乘載管制,交管組長吳木富表示,現在談高乘載言之過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