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校開始向外籍生募款

【大紀元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宏睿編譯報導)近年來美國幾所一流商學院招收到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表面上看起來這些外國學生應有助於學校在海外拓展財源,但因文化差異,事實卻非如此,所以各校正積極設法推展外籍生回饋校園的風氣。

學校的主管們表示,雖然招攬外國學生有助於校園文化多元發展,但如何讓優秀的校友們自願捐獻回饋母校可就是一項難題了。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約翰‧費爾南德斯(John Fernandes)就坦言:「雖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這些外籍學生對母校的向心力不夠是事實。」。

校務發展主任們推測,這些國際學生不像美國學生這麼樂善好施是因為他們母國的文化習俗與這裡不同,同時他們更願意將錢奉獻給自己的祖國。因此芝加哥商學院校友事務與發展協會主任卡洛琳‧卡爾(Caroline Karr)覺得即使國際學生人數在過去20年來已提高了50%,但因文化因素,「更難向非美籍學生籌錢。」;同時,要建立共識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美國籍校友願意慷慨解囊主要是因為可以抵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美國私人捐獻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為1.85%,高於其他國家,而這些好處境外學生拿不到。

此外,對於境外學生而言,就讀頂尖商學院一年就要付約4萬美金的天價,如此高的學費負擔之下,又何必再捐錢呢?

不過,美國的高等教育不像其他國家有政府補助,學校必須自行籌措辦學經費。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國際營運教育發展與促進協會(Council for Advancement and Support of Education)副院長喬安娜‧莫頓(Joanna Motion)表示,學校只好收取高額學費以及依賴傑出校友回饋才得以繼續生存。

美國大學為了加強競爭力﹐在提昇師資及設備和提供獎學金方面都希望年年精進﹐所以也需要大筆的投資。為籌措經費,各大學每年皆盡其所能的利用各種場合向歷屆校友或社會成功人士募款,這也一向被列為大學績效的重要指標。名校在募款方面尤其積極,多所大學都把目標設在數10億美元。

達特茅斯學院的塔克商學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今年外籍生占全體新生的比例比96年成長了2倍多。他們運用了學生社團等各種管道在新生一踏進校園的那一天起,就教育他們回饋母校的觀念。現在,其他名校也一一跟進。

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副院長沈本漢(Jeffrey‧Sheehan)提到,這些外國學生並非小氣,只是他們多半低調,對於捐款,不喜歡大肆宣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立委:大學學費漲幅過高
國民黨團:堅決反對調漲大學學費
蒙郡公立學校邀請家長參加有關大學儲蓄會議
俄羅斯留學省錢技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