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強學生國語文 台教育局多管齊下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何玉華/板橋報導〕網路世代火星文、網路語言遍地,台北縣教育局長劉文通認為,雖是青少年流行的次級文化,但應該予以導正,教育局也統整出現行國語文推動十大重點方向,要求各校落實執行;劉文通表示,將考慮設立台北縣中小學生文學獎,鼓勵寫作、創作。

教育局統整出的十大重點方向,包括增加國語文領域節數、重視作文教學、國中基測暨寫作測驗宣導研習、國語文能力檢測、多元創意作品發表、推動學校共讀、成立國教輔導團、教師研習、設置教學資源網及建立人力資源檔案。

延續補救教學 推廣閱讀

劉文通指出,除延續目前於彈性學習節數中開設低年級一節、中年級兩節、高年級一節的「國語文補救教學」,未來還要積極推動學生閱讀,尤其重視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在國中段考中增加作文評量列入計分,國小則透過能力檢測,了解學習成效。

落實作文課程 獎勵投稿

劉文通強調,雖然目前每學期要求四篇作文,但並未確實落實,這一部份將列入課程計畫備查,最好可以增加到六篇;也鼓勵同學多多閱讀、投稿全國性平面媒體,一經刊登,教育局會給予獎勵表揚。

他說,未來也會考慮與民間團體結合,開辦讀經班、詩詞吟唱比賽,甚至進一步規劃設置台北縣中小學生文學獎;目前許多學校,每週都已經利用一天安排時間閱讀,偏遠地區的學校將把共讀天數調整為兩天,也要求共讀時間不得做為其他活動之用。

除了學校共讀,小朋友聽故事之外,劉文通更建議,讓小朋友回家後說故事給大人聽,透過說故事可以多元訓練孩子表達、整合的能力,也能從中發現更多樂趣。

小一生學注音 常犯ㄣ、ㄥ不分

〔記者何玉華/板橋報導〕ㄅㄆㄇㄈ到底難不難?台北縣小一學生注音符號檢測發現,最容易錯誤的是翹舌音與ㄣ、ㄥ的差別,尤其原住民與新住民學生更容易「暈」、「冤」不分;小三在國語文的學習上,閱讀能力表現則是明顯偏弱;教育局呼籲家長不用過度緊張,有疑問可上台北縣教育局網站查詢,相關網址http://share.tpc.edu.tw/neo/DocLib4/Forms/AllItems.aspx。 北縣教育局為了解學生對國語文學習的成效,今年先後進行小三、小一注音符號抽測,19日將進行第三波小六的抽測。

教育研究發展中心針對前兩次成績分析指出,注音符號聲符ㄆㄗㄘㄙ學習困難度較高,新住民生尤其明顯,原住民生則對ㄏ判讀困難度較高。

韻符的部份,則以ㄟ最容易出錯,原、新兩族群在碰到ㄜ的結合韻時不易分辨,出現「威」、「窩」不分的情況;另外翹舌音與ㄣ、ㄥ是所有學生共同的弱點,但原、新兩族群「暈」、「冤」不分的情況還是較明顯。

分析指出,學生ㄣ、ㄥ學不好,實在是情有可原,很多人說話已經偏離注音符號的發音,例如ㄒㄧㄥ念ㄒㄧㄣ,學生難免會覺得奇怪,以至於小朋友在學習抽象符號上顯得吃力;因此建議家長,只要學生能認會唸、書寫,基本能力就算達到,不要過度緊張。

至於小學三年級進入書寫能力的表達學習方面,調查發現,在辨認詞語、從閱讀材料中培養分析歸納能力,有低於平均成績的傾向,尤其閱讀能力表現最弱,平均答對率只有七成左右,反觀字詞形音義辨別、語法句式應用都有八、九成答對率。 教育局人員指出,從小三的抽測中發現,學生在掌握篇章結構與文意、判別文體等能力,都有待老師繼續加強;接下來將在19日進行小六生的本國語文測驗,不做排名,僅作教學研究,家長不用緊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