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飛彈危機十週年 學者:中國崛起不可忽視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十一日電)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今天表示,對美國而言,台海飛彈危機十年來,「中國崛起」已成為新的挑戰;此外,台灣民主鞏固及對主權的爭取,也是美國政府預防台海危機時,不能忽略的一環。

中華民國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學會舉辦「台海飛彈危機十週年」研討會,林正義發表「台海飛彈危機後美國台海政策」論文。

林正義指出,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最大啟示是危機預防的重要性,美國必須在台灣海峽進行「預防外交」行動,包括強化美日同盟、密切追蹤中國軍力成長、爭辯穩定台海和平的論述、加強與台海兩岸定期安保對話、建議台海思考「信心建立措施」等。

他表示,在中國崛起、對台採取和戰兩手策略下,美台加強軍事合作,台灣也企圖藉由一連串政治倡議,如「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一邊一國」、「防衛性公投」、終止國統會和國統綱領等,希望突破中國封鎖,也使美國「預防外交」面臨挑戰。

林正義認為,台海飛彈危機使美國更關切台海軍事情勢變化,各種定期軍事評估報告紛紛出現;台海緊張期間,美國派遣航空母艦至台海附近進行「預防性部署」,也成為嚇阻中國軍事冒進的作法。

此外,林正義指出,台海飛彈危機使得台美建立國安高層接觸,台美軍事交流也因特殊需要及特定人士而有機會展開。

林正義表示,無論柯林頓或小布希政府,都鼓勵台海對話協商。不過,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後,中國積極進行軍事準備,除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的「法律戰」,另一方面也對台灣展開「輿論戰」和「心理戰」;北京與台灣反對黨的直接對話,雖然是懲罰民進黨,卻也讓台灣人民看到中國直接不避諱的統戰。

他強調,台海飛彈危機因台灣民主、總統直選而起,使前總統李登輝過半數當選,也未能阻止總統陳水扁當選總統和連任。美國逐漸發現台灣民主、台灣自決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必須密切注意台灣有無在政治上片面改變台灣地位;台灣的民主也成為台灣領導人牽制美國和中國的雙面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