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霸權環境下的資訊吊詭及其他

薑福禎 陳青山

標籤: ,

【大紀元3月24日訊】據說今年是大眾博客年,人人都可以上網暢所欲言了,可是東張張,西望望,我等怎麼想也不敢相信。

繼胡戈的「饅頭」猛扁陳凱歌的《無極》之後,就80之後新生代作家算不算數,屬不屬於文壇的「大是大非」問題,自以為是文論旗手的白燁憤然寫了篇談80年之後出生的童子軍寫手的評論,他以為韓寒的《三重門》之後,其他創作皆離文壇很遠。這不,韓寒立馬寫了篇《文壇是個屁》回應著名文學批評家白燁。白燁招架不了新生代眾多網友的飛矢,憤然關閉了個人博客逃避。近日馬上有人認為應該從立法上開始掃蕩網上的胡言亂語。中國特色網路和博客的吊詭,不僅中國人難以理解,外國人當然就更不容易讀懂了。民運人士被從網吧驅逐(姜福禎、王金波),民運人士被逼在網吧寫保證書(鄧永亮),這從新聞視角已經是「視覺疲勞」了,當然新聞價值並不大,新聞人需要的是「天天出遠海海,日日有鮮魚」,這不,路透社記者一不留神就鼓搗出個「中國博客門」的「醜聞」事件。

由於有王怡的博客屢屢被關閉的事實在先,近日路透社記者的目光投向了中國兩位名記者的博客。路透社和BBC分別對中國兩名著名記者王曉峰的博客《按摩乳》和袁蕾的博客《奶豬》被關閉的事件進行報導。有意思的是:事後這兩個博客又死而復生──「死而復生」這不是個問題,一般網路整頓都是幾天(被下令永久關閉的例外),倒黴的是中方報導說是「路透社發了假新聞──中國兩記者博客開玩笑,路透社未經查證亂指責」。在這裏,新聞客體和事件主體的吊詭、政治環境和新聞時效性追求、以及可能發生的幕後操作,都是耐人尋味的。只是無論是被算計、還是地道的閃失,西方「敵對勢力」媒體可是被大大將了一軍。《聯合早報》的文章乘勢把這種「傲慢與偏見」上升「見到黑影就懷疑是魔鬼,見到人事變動就懷疑是權力鬥爭.這種習慣於把報導中國新聞事件上綱上線政治化的作風在不改變,以後真的不知道他們的中國新聞可信度有多高了。」

瞧啊!妖魔化中國啊!

在語言霸權和資訊嚴重不對稱的狀況下,說真話難,印證一件事情也難。想起民間維權和簽名問題許多情況也是如此。有時候事件、文本、細節、動機的認,同在一個封鎖到電話和電子郵件都常常不暢的情況下很難認證,也有時候會發生簽名授權和轉授權的錯位問題,也會有主體錯位的時候。比如最近有關右派要求經濟賠償的大簽名我們沒有簽的原因,主要是主體資格不符。剛剛見到為開小吃店忙忙碌碌的陳增祥和正在找工作的陳青山。我們都以為右派和右派家屬來簽名才最適宜,才不易被抓住小辮。這雖然是兩難的,但卻是我們需要謹慎和努力的。

我們雅虎了,我們博客了,我們也Gmail了。可是,「國際互聯」的浪漫正在被一隻巨獸撕扯斷裂:中國大陸所有尋求真實、全面、和自由資訊的人們,尤其是民運人士的資訊空間正在日見萎縮。這是十分令人擔憂的。

(2006年3月18日於青島)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上帝的語言
《神雕》驚現“吃豆腐”畫面 劉亦菲被乘亂襲胸
電玩開拓新疆界  協助腦傷兒童復建
中國人權狀況如何?聽眾批評較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