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葉菊蘭LSE演講 強調統獨非台灣議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倫敦九日電)高雄市代理市長葉菊蘭於倫敦時間八日晚上在倫敦大學政經學院LSE,以「看見台灣、與葉菊蘭對談」為題,演講並回答提問。葉菊蘭侃侃而談,從高雄談到台灣經濟與統獨問題,嚴肅的議題不失風趣本色,贏得不少掌聲。

葉菊蘭於倫敦政經學院的演講會共有英國、中國及台灣籍教授、學生參加,演講廳一百二十個位置座無虛席,台上、台下互動熱絡。

葉菊蘭以高雄愛河及倫敦泰晤士河闡述兩個城市都有浪漫、知性的河流做開場,以高雄「打狗英國領事館」連結兩城市的淵源。

她說,高雄是一個不同於大多數人對台灣意象的城市,尤其不同於「Chinese Taipei」,而是獨特的「Kaohsiung, Taiwan」。高雄鮮少有機會在主流媒體上被看見,也就是說民眾無法從媒體關注台灣的特定理由上看見高雄、瞭解高雄,使得台灣、高雄的特質常常被錯誤解讀。

葉菊蘭表示,台灣在國際社群中常被忽略遺忘,但是台灣從來不放棄參與國際援助,包括醫療團於國際災難場合的人道支助救援;台灣人無非是希望享有平等的權利,同時有機會盡到國際成員的義務;不幸的是,在強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氛圍下,台灣人是唯一在聯合國中不具有代表席次的地球公民。

她指出,統獨議題不等於台灣議題,外界常以統獨議題定義台灣問題,使得愛好和平、擁抱友誼的台灣人、對和平、民主、進步、講求人權的國家總被漠視、忽略。她聲援總統陳水扁終止國統綱領、國統會的作法,認為那只是錯誤的文件,終統只是「恢復」台灣的事實現狀。她批評在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不敢面對「獨立也是台灣人民選項」的議題,是扭曲民主的真意。

台灣經濟依存中國的現象越見嚴重,葉菊蘭憂心這種經濟警訊,肯定政府積極的經濟政策,主張台灣應站上經濟分工前端的研發開創,不是末端的製造生產。國際間存在弱肉強食的競爭,她相信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有比拳頭、金錢更重要的自由、民主與人權,這是人類存在最可貴的普世價值。

葉菊蘭表示,她素樸的信仰就是「台灣有權作自己的主人」,唾棄以飛彈對準台灣,虎視耽耽企圖阻止民主與自由在這個島嶼上生根茁壯的邪惡力量。

葉菊蘭的演講共四十分鐘,包括駐英代表林俊義、倫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奕德及多位中國籍教授等與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