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社科院預測農民人均年收入今年增5%

【大紀元4月17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安培採訪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星期五發表《農村經濟綠皮書》,預計今年全國農民人均年收入將接近3500元人民幣,比去年增長5%,年增長率將比去年實際的6。2%低。白皮書也指出,今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將繼續擴大,農民消費增長乏力的狀況仍難改善。

中國農民增加收入最大的困難是什麽呢?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安培邀請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學教授徐滇慶博士和原湖北潛江市人大代表、農村問題分析人士姚立法先生進行討論。

記者:首先請問加拿大的徐教授你怎麼看中國社科院對中國農民收入這些預測呢?

徐滇慶:我認為這個數字基本上還是可信的。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是超過了9﹪。現在來看農村的收入,它增長的速度大大的落後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應出城鄉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加大。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

記者:徐教授的觀點,關鍵是說城鄉差別的問題,中國社科院的數字也提到2005年中國農民人均年收入是6.2﹪的增長率,但是城市居民卻是9.6﹪的增長速度,而且本來城市居民的收入的基數還要高一些,那麼湖北的姚立法先生你怎麼看社科院這些數字,你看現在農民收入增加,它的最大的困難是在什麼地方呢?

姚立法:首先就是說中國農民人均年收入2006年預測是3500元,我認為達不到這麼高。因為我在做人大代表的時候台上預算報告和決算報告等等這麼多的報告等等我是經過研究的。農民收入這一塊,就對這統計是非常質疑的。

我對這個可行性,是這樣分析的,農民現在可耕地逐年減少,農民收入的增加要是完全靠農產品價格的增長或者是可耕地的收穫農產品的收入來增加的話,那目前來講我認為是幾乎是不可能。因為農產品的價格不可能大幅的波動,而2005年因為化肥和種子、農藥等等的大幅上漲而很多地區的農民的實際收入是下降。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他們的收入,現在顯然是多於農民這一塊來統計的。但是外出務工的農人並沒有大量的增加,最根本的最近幾年經濟在不斷的發展而農民工的工資收入一直的下降,所以農民的人均收入要增長5﹪,是沒有保障的。

記者:姚立法先生的觀點就是說2006年中國的農民人均純收入要實踐5﹪的增長率是不太現實、難以保障,那麼徐教授你怎麼看姚先生的觀點。中國社科院的分析也談到今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將繼續擴大,農民消費增長乏力的現象仍然難以改變。

徐滇慶:姚先生講的是很有道理。這個我想補充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說農民工出去打工的人數,對2006年不可能會有大幅度的增長,這個也是非常可以預料到的,這主要是工作機會,就看那些工廠有沒有能夠拿到更多的合同。現在國內消費一直沒有上去,所以主要的合同增加的部分還是依靠外貿,2006年要大幅度的增加出口量困難是比較大的。

第二、農民工在外面打工的工資始終不能提高,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沒有足夠的工作的機會,所以我們很同情這些農民工。去看我們的勞力市場,很多人站在那,他一天從早上站到晚上,他沒有事情可以做。這種情況給低的工資,哪怕一天給五十塊錢、四十塊錢,也總比白站一天好,所以這個工資很難上去。

主要的原因就是農村現在還有1.5億甚至2億的剩餘的勞動力,所以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空口白牙的就是說要把農民工資提上去,這個根本是不現實的,我們必需要面對這個現實。

另外剛才說的5﹪收入的增長率,姚先生是從湖北地區,所以中西部地區,這個情況比較嚴重,因為中國它是不均衡,所以如果你要到江蘇或浙江特別到江陰那一帶去考查一下,那個農民的收入還是很高的,因為他已經不再是傳統的農業了所以還有一個地區的差別。農村和城市的差別繼續擴大下去,這對於整個國家的穩定、和諧社會是非常不利的。

記者:剛才徐教授談到農民收入地區性的差異,姚立法先生你還有要補充的嗎?

姚立法:剛才徐教授說了沿海的情況,去年9月的話我曾經到廣州的番禺、太石村到了很多農戶家裡去了,據我當時觀察他們的收入狀況不是很樂觀的,當然在浙江和江蘇這些發達地區,很多農民他的收入是很高,實際上這些農民從事是加工業,是農民的身分,但是他所從事這樣一個行業和工作不是農民。

我對農民收入很關注是希望農民的收入增加,但是目前實際情況,中國農民的收入很緩慢,很多地區還是「望天收」,特別是大西北、大西南一遇到自然災害的時候,那麼他們的生存都沒有保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少江:免除農業稅   一個遲到且力度不足的舉措
徐水良:關注農民問題
徐水良:就農民問題致人大及政府
劉飛躍:大陸農村教育訪談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