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油最快今明調漲油價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慧雯、王平宇、王孟倫/台北報導〕國內油價蠢蠢欲動,中油公司主管私下都認為這次「漲定了」,且極有可能在本週內、甚至今明兩天就會宣布調漲;行政院發言人鄭文燦昨對此表示,政院之前已核定油價調整機制,由經濟部負責監督,中油依據市場機制自主決定油價調整,行政院所關切的是油價調整對物價的影響,不會決定中油油價調整的幅度。

不過,若觀察中油與台塑石化去年的獲利狀況可發現,中油煉製效率較低,加上政策包袱沉重,獲利率遠低於台塑石化,調漲油價的期望自然也更殷切。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公布去年前一百大出口廠商,第一名為台塑石化,出口金額為五十點三億美元。中油去年全年營收為六千六百八十二億元,獲利九十五點九九億元;台塑石化去年營收則為四千四百三十四億元,獲利達五百七十二億元;兩者相較,中油獲利能力遠差於台塑石化,追根究柢,除中油背負政策包袱外,中油煉製結構與台塑石化不同也是影響因素。

中油煉油廠興建年代較久遠,重油生產比例高,而台塑石化廠齡輕,在工廠設計之初就以生產利潤較高的輕油為主;中油近年來大力推動煉製結構的改善,就是希望減少重油生產的比例,多生產利潤較高的輕油。

此外,中油為充分供應國內需求,油品以內銷為主,無法像台塑石化一樣全力搶攻價格較好的海外市場,這也是中油獲利能力不足的原因。

中油表示,去年降低二十五%的油品貨物稅後,中油每個月可減少約十五億元支出,但今年元旦起恢復課徵油品貨物稅,加上國際油價持續上漲,中油今年的虧損勢必更嚴重。

據了解,國際油價每上漲一美元,中油每月購油成本就會多十億元。中油今年前三季已虧損一百三十八億元,如再不漲油價,今年的虧損將達五百億元,佔中油資本額的四成。

學者籲中油加強經營績效

對於中油公司即將調漲油價一事,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周濟指出,國內油品業者在反映成本之考量下,進而調整價格是難以避免,但油價對國內民生物資有很大影響,「業者應該加強經營績效與成本管控,而不是任憑自由市場機制來調整油價」。

中油進口LNG 達一千船次

〔記者曾慧雯、蘇福男/高雄永安報導〕中油公司進口液化天然氣(LNG )昨日達到第一千船次,中油並在高雄縣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舉行迎船儀式。中油表示,位在台中港的國內第二座LNG接收站已動工興建,預計九十七年元旦起供應台電大潭電廠用氣。另外,高雄一百多公里外海發現有天然氣,中油已展開開採作業,預計最快民國九十八年即可量產。

迎船儀式由中油副總經理兼天然氣事業部執行長林正雄主持。中油表示,昨日上午入港的第一千船LNG是由EKAPUTRA號載運,正是民國七十九年4月11日首航進口LNG的第一艘船。

LNG是經過低溫液化的天然氣,在攝氏零下一百六十二度的超低溫液態狀態下,使天然氣體積濃縮六百倍,以利LNG船從產地長途運送。由於LNG是乾淨、無污染的能源,在全球日益注重環保的趨勢下,國際LNG需求旺盛,國內天然氣需求也逐年快速增加。

布蘭特原油 升破71 美元

〔編譯盧永山/綜合17日外電報導〕受伊朗核子爭議陷入僵局,美國可能對該國採取軍事行動,加上美國汽油庫存減少,夏季用油高峰即將來臨影響,紐約原油期貨漲至七十美元,布蘭特原油期貨升破七十一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

新加坡Purvin & Gertz顧問公司分析師舒姆表示:「伊朗與西方翻臉,奈及利亞動亂未止,美國汽油庫存減少,是油價居高不下的原因。」5月紐約原油期貨盤前電子交易曾漲至七十美元,創近八個月來最高,距去年8月30日盤中創下的七十.八五美元僅咫尺之遙;6月布蘭特原油期貨曾漲至七十一.四美元,創歷史新高紀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