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瞭解中共崩潰的危機 張清溪:將不再懼怕中共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戴慧瑜/台北報導)「中國的經濟真的崛起了嗎?它真的可以一路發展下去嗎?」台彎大學經濟系教授張清溪5月22日以「中國經濟的崛起與兩岸經貿的推動對台灣就業環境的影響」為題向總統陳水扁、副總統呂秀蓮及中央政府首長作專題報告,指出中國的經濟是在走鋼索,隨時有崩潰的可能,破除這種連中共自己都認為中國的經濟可以一直發展的迷思。

張清溪在專題中表示,中國的發展,是以國家無限的低廉勞力、極端的社會分化、無度的貪官腐敗與道德淪喪、以及驚人的環境污染生態敗壞為代價。這樣的發展,是絕對不會長久持續的。

張清溪分析,這樣的經濟體制是在走鋼索,中國若出問題,台灣首當其衝。以中國內部暴亂為例,中共自己承認2004年有7萬4千件暴動,2005年增到8萬7千件的內部危機,再加上人民幣被逼著升值,中國的民族主義在發酵等等的對外關係,他表示,「有一天什麼事情出現了,它裡面埋藏的問題就會爆發出來。」

報告中還指出,由於中國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台灣對中國投資與兩岸的經貿往來,本質上增加了許多對台灣不利的因素,因此不但不應該「推動」,而且還要有所「節制」。張清溪指出,如果一國對另一國懷有敵意,貿易可能變成「特洛依木馬」,那就涉及國家安全。遇到這些情況,政府都有必要去關心,嚴重的就要有平衡對策。

張清溪說,中國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其他地方的好事,到中國就變成壞事。他引用顧瑩華與陳添枝教授針對台灣將近九成的廠商所做的實證研究,發現「只對中國投資」者,其在台灣的國內就業量反而減少,甚至還不如「無對外投資者」;「同時投資中國與其他地區」者,國內就業增加有限;沒有投資中國而「只對其他地區投資」者,其在台灣的國內就業量大幅增加。

尤其,目前中國的工資上升、資源缺乏、電力不穩、社會分化而動亂,加上中共經常要脅跨國企業做出違反人權的行為,讓他們飽受批評,外商在內外交迫下,已經出現跨國公司第二次撤資浪潮。

報告中還提到,目前國際市場上流行一個名詞,叫做「中國價格」(China Price)。也就是,任何東西被中國介入生產,別人都不要想再生產了,因為中國的報價,低到和生產的原料差不多,若用這個價格生產,保證賠錢。

他舉例,美國的家俱、螺絲、電腦、網路等產品,「中國價格」所向披靡。但這種事不止發生在中國與先進國家間的貿易糾紛,也發生在中國和其他不那麼發達的國家之間。

比如,在西班牙小城埃爾切(elche),一雙當地生產的旅遊鞋價格在20歐元上下,最低8歐元。而中國在那裡的溫州商人,售價在5歐元,有的僅售3歐元。結果低價惹了眾怒,2004年9月20日,500多西班牙人上街示威,抗議中國人的傾銷,燒毀了中國人的鞋子倉庫。

他說,如果連中南美洲國家也抵擋不了「中國價格」,我們有理由擔心台灣再開放中國產品進口以後,對台灣就業環境的衝擊將十分巨大。

張清溪分析,目前不論從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甚至媒體層面,影響台灣最大的就是中共因素,他建議政府要提供企業正確充份的中國訊息。有多少台商的財產被併吞?如果中國金融發生問題,台商財產會有多少損失?台灣與中國的生產鏈會受到多大影響?這些都有賴平常的調查累積。政府不能做、不方便做的,可以委託民間來做。

他認為,台灣媒體報導的中國資訊不僅量少,甚至十分偏頗,過度美化。張清溪樂觀的表示,當真正了解中共時還有一個好處:「你會知道中共崩潰的危機,因此不再懼怕中共。」

最後他建議政府,要關心中國的民主化並促進中國的民主化。他強調,台灣現在面臨的問題,包括就業環境問題,根源都是因為中共是一個不正常國家。如果有一天中國民主化了,台灣面對就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政體,那時,經濟就可以跟政治分離,讓經濟的歸經濟。

他說:「其實,中國人受到中共獨裁統治,受盡折磨,我們本著同根生的關心,也是應該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