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峽工程危害之四——破壞生態

張輝

人氣 25
標籤: ,

【大紀元6月5日訊】生態環境系統和庫區段土地利用狀況,破壞狀況,污染狀況,以及水庫的管理和使用直接相關。

水庫開始蓄水時,生態系統由原先的流水體系轉化為靜水體系。破壞了原有河流的生態連續體系(Rivercontinuum),使河流成為一系列連續分佈但相互分離的生態系統(Serial Discontinuity)。自然植被的破壞必將加重,森林和草地的面積會迅速減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緊接著就會出現水庫淤積速度加快,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長江的環境是幾十萬年或幾百萬年緩慢形成的生態系統,如果在十多年內發生劇烈的改變,很多生物都不可能適應。據統計,到2003年,眾多水生生物、陸生植物受到三峽工程影響。

三峽又名「三園」即三峽植物園,三峽野生動物園和城市森林公園。

庫區地處中亞熱帶北部地區,是中國植物區系的核心部份,也是中國第三紀古老植物的「避難所」。據《中國植物紅皮書》記載,三峽庫區有各類植物6000多種,其中珍稀植物47種,庫區特有植物37種。直接受淹沒影響的陸生植物物種有120科、358屬、560種。庫區特有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荷葉鐵線蕨,斷續分佈在東起萬州區、西至石柱縣西沱區沿江近100千米長,向兩岸縱深3~5千米的狹長地帶內,海拔高程局限於80~430米之間,但在海拔130~150米之間較為集中;蔬花水柏枝:僅分佈在秭歸、巴東、巫山縣的長江兩岸,海拔高程在160米上下幅度內;川明參:我國特有植物,夷陵區蓮沱是野生種原產地,分佈在海拔高程140米上下的頁岩風化石縫中,野生種已極稀少;以及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珙桐、蓖子三尖杉等50多種將全部滅絕。三峽庫區山大坡陡,地質地貌複雜,地表土層瘠薄,且多為石灰岩、紫色土與紅壤土,保土保水能力極差,生態環境先天脆弱。上游地區森林覆蓋率由五十年代的30%–50%下降到現在的10%,湖北省內的秭歸、巴東、興山、宜昌等四縣森林履蓋率損失更大。水土流失面積達35.2萬平方公里,以秭歸縣為例,全縣40萬畝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高達12萬畝,占30%;全縣坍山滑坡多達500多處,乾旱、山洪、大風災害年年都有。重慶所轄的庫區水土流失面積高達1.6萬平方公里,其中強度流失占30%。更為嚴竣的現實是,這一地區有近百萬移民需易地另求生活出路,有11座縣城、114個集鎮需搬遷重建,公路、碼頭等基礎設施需復建重修。這就意味著三峽庫區脆弱的生態環境系統需作一次調整。如果連續破壞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狀況,那麼,無論工程本身設計怎樣先進,質量怎樣可靠,可能在若卜年以後,不僅其綜合效益會大打折扣,而且還會帶來新毀滅性的後患。

大壩建成之後,流速、水溫、河勢、泥沙等等條件的變化從整體上改變了水生生態系統的功能和結構(棲息環境、繁殖條件和餌料條件等等),從而導致自然魚類種群的消失和產量的急劇下降。中華鱘,白暨豚濱臨滅種。

魚類的生存還取決於魚類的組成和數量,以及產卵場和攝食場的水溫和水位等因素。魚類需要回游產卵。大壩對幼魚向下回游的影響也極大。首先是幼魚通過大壩時受到的機械性傷亡,每通過一個大壩,就有百分之十一的幼魚死亡。雖然修建攔魚屏可以降低魚類的機械性損傷和死亡率,但卻增加了魚類的皮膚受傷率而使它們容易感染疾病,因此,這些魚類總的死亡率並沒有因而下降。其次,大壩增加了幼魚向下回游的時間,初步估計約需原有時間的二點七倍。延遲回游不但增加了由於水中過飽和氣所引起的死亡率,而且也增加了被其他魚類和鳥類捕食的機會,以及長時間停留在低流量水庫中所引起的疾病死亡率。研究表明,幼魚在通過大壩前後被捕食的概率可達百分之九至百分之二十一。大壩的建成改變了魚類的棲生環境,包括產卵場的喪失、魚卵孵化環境的改變、以及水溫、流速和氧氣的急劇變化,這些變化使原來土生土長的魚類種群數量下降、甚至滅種。據中國科學院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科研項目領導小組1987年發表的報告,三峽建成後長江中游四大家魚(草魚、青魚、鰱魚和□魚)的繁殖將受到抑制。葛洲壩建成後,長江的四大家魚的產卵量也大大減少,其產卵總量僅為六十年代的百分之十五,而且產卵成魚的個體變小,群體結構已顯著改變。

三峽大壩對中華鱘的生存環境構成了毀滅性影響。中華鱘屬鱘形目鱘科,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屬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是一種大型洄游魚類;是1.4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素有「活化石」之稱。它生在長江,長在大海,每年夏秋自長江口洄游至金沙江產卵繁殖,幼魚長到15厘米左右重回東海、黃海。葛洲壩工程大江截流後,阻斷了中華鱘自長江口洄游到金沙江的通道,中華鱘洄游至此即被阻隔在壩下江段。三峽大壩2003年6月蓄水、通航、發電後,使其下游中華鱘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發生一定程度障礙。

白暨豚屬鯨類淡水豚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我國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動物,有「水中熊貓」之稱,已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名錄中。白暨豚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長江口約1600千米的江段內,以魚為食,喜結群活動,小群約2~3頭,大群約9~16頭。由於人類活動增加或活動不當,使白暨豚死亡增多。例如:被江中爆破作業致死11頭,擱淺死亡6頭;誤進水閘1頭。20世紀80年代中期調查,長江中的白暨豚總頭數已下降到200頭以下,其中50%分佈在湖北省石首縣至武漢市上游江段,主要棲息在彎曲河段或彎曲分汊河段的大回水區中。1997年11月4日~10日,由農業部組織,來自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上海等6省、市的200多名科研、漁政工作者,分別在上起湖北枝城、下至上海長江口,全長1600多千米的長江干流上,實施了規模最大的「長江中下游調查白暨豚行動計劃」。經過7天的辛勤觀測表明,白暨豚現存數量不容樂觀,已不到100頭。分佈範圍也大大縮小,枝城以上江段、南京以下江段、洞庭湖和鄱陽湖內,已難以見到白暨豚的身影。十多年的時間裏,白暨豚的數量銳減近100頭,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專家們分析,使白暨豚銳減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長江水體污染日趨嚴重,魚類資源迅速減少,使白暨豚賴以生存的食物資源愈來愈匱乏。

對於三峽生態,失去的將永遠地失去,而未來的變化是難以預測的。正如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環境所李貴寶博士所說,生態環境一旦破壞,恢復起來非常困難。

人類,自然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循環整體。破壞生態就是破壞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和生命。人類不敬畏自然必然會付出致命的代價。@(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三峽僅兩成污水經過處理
三峽庫區僅兩成污水經過處理
袁谷 : 文革四十週年與三峽大壩封頂中的「巧合」
【熱點互動】三峽大壩建成看利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