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官學警告 中國經濟危機四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台灣政府首長及多位學者昨天一致呼籲,中國經濟潛藏相當多的危機,台商若是不考慮其內部風險,爭相到中國投資,不僅會侵蝕台灣的經濟根基,更會影響台灣人民的心防,自我矮化成為大中國經濟圈的邊陲;在野政黨在處理個別政黨的利益時,更應考量國家的大我利益。

中國以經促統 台商勿入陷阱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昨天舉辦「中國潛藏經濟危機與台灣因應之道」座談會,基金會董事長陳隆志表示,台灣經濟近期出現停滯不前的原因,部分受到國際大環境影響,另外則是來自中國磁吸效應,台商不顧中國對台武力併吞、威脅利誘的企圖,攜帶大量資金與技術,爭赴中國投資的現象,正落入中國「以經促統」的統戰陷阱。

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指出,中國近二十年來高速經濟發展的成果有目共睹,但光鮮亮麗的經濟統計數據,並非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真相與全貌,內部政經與社會等層面交錯失衡及矛盾的眾多問題,被中國政府輕易的掩飾。

中國貪腐嚴重 激化階級對立

他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潛藏諸多隱憂,包括中國財政赤字高達三千億人民幣,官方公布失業率為四至五%之間,若包括下崗工人及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失業率將高達二十%以上。此外,中國貪腐情形嚴重,光是2005年,政府涉及貪腐案件的國家工作人員就高達四一四四七人,更因此激化中國社會不公與階級對立,導致示威抗爭事件層出不窮。

台經院六所副所長楊家彥表示,台灣對中國出口依存度持續攀升,兩岸政治因素所可能引起對台灣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的隱憂也明顯提高。

他認為,在全球佈局的戰略規劃上,台灣與中國的結盟合作應是台灣經濟全球化的一環,不能變成中國化的工具,三通及其他國際經貿往來政策,都應著重擴大國際合作,以協助台灣企業真正放眼全世界,而不是讓廠商盲目移向中國。

黃天麟批40%上限無效 奢談放寬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昨天表示,政府訂定企業赴中國投資百分之四十上限,未達到防止資金片面流向中國的目標,這不是應單純取消、調整或維持限制的問題,而是如何將管控機制發揮得更為有效、公平及透明化,經續會將廣納各方意見,不希望見到工業總會上街頭抗爭。

他並指出,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過去曾提出「國防捐」構想,雖沒有進入實質的討論,政府也認為應以正式國防預算來因應,但其實「國防捐」不失為好的概念,國人可以好好思考。

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黃天麟說,四十%上限,在過去根本沒有發揮效果,在政府訂定這項上限以前,他就曾公開說這已經是開放,而不是管理;他認為如果現在還要繼續開放,將上限拉得更高,就是更大的開放了。

黃天麟強調,四十%上限時的政府,積極管理都沒有做好,如果上限再拉高,相信後遺症很快就會出現。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