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贸易移转和高油价 伊朗可承受美制裁

标签:

【大纪元10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蔡蕙如华盛顿二十九日专电)“华盛顿邮报”今天引述美国、欧洲与伊朗分析师看法指出,伊朗可能禁得起美国最新制裁,主要因为伊朗已不断将贸易由西方国家移转至东方,以及高油价为他们带来的优势。

美国政府上周宣布对德黑兰政府的大规模制裁行动,立刻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攀升,也升高美国在中东情势。专家普遍认为,油市冲击后果让美国不致于攻打伊朗,美国旨在施压欧洲国家采取相同手段造成国际压力。

不过,专家也指出,伊朗已适应西方经济施压,新制裁影响有限。首先,伊朗贸易已有移转至非西方国家趋势。根据九月份“伊朗投资月报”,中国已在二零零六年超越德国,成为伊朗最大贸易伙伴,而近十年来,德国一直是伊朗最大贸易伙伴。

“华盛顿邮报”也报导,美国财政部表示有超过四十家、大部分在欧洲的银行已在美国压力下限制与伊朗商业活动,但小银行、伊斯兰金融机构与亚洲的银行有可能取代西方金融机构成为伊朗往来对象。

专家并认为,高涨的油价与需求让伊朗有筹码面对那些需要伊朗石油的国家,且伊朗有大量外汇存底可缓和冲击。伊朗今年石油收入估计将因原油飙涨而高涨,较当初政府估算为高。

另外,炼油力有限而高度倚赖汽油进口的伊朗也已大幅减少汽油进口量。

但美国制裁并非没有影响。“华盛顿邮报”说,在此次制裁前,美国对伊朗的压力已有一些冲击,例如一家俄罗斯公司已宣布在伊朗的石油探勘计划受阻断,欧洲石油公司也正延后与伊朗某些交易计划等。

另外,虽然伊朗逐渐以欧元与日圆取代美元进行石油交易,并常常透过第三管道,帮助顾客规避美国金融制裁,但美国压力可能导致伊朗在国际银行交易成本增加;欧洲与日本银行便已增加对伊朗发放信用状困难度。

报导指出,最重要的是制裁对伊朗可能产生什么政治与心理影响,特别是伊朗明年春季国会选举与二零零九年总统大选将届。伊朗总统艾马丹加的经济政策正遭到内部渐增抨击。

尽管如此,有学者认为,制裁可能导致更大抵抗,伊朗痛恨被视为受国际施压而退却,因此似乎不可能只因国际制裁威胁而在核武议题上让步。

华府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伊朗问题专家萨德加波也说,制裁不容忽视,且对伊朗并非无关痛痒,但“问题是:他们会不会大到并痛到足以改变伊朗人行为?不,我不觉得会。”

相关新闻
美制裁伊朗新措施 中东危机升高
美实施新制裁  仍难迫使伊朗放弃核子计划
美伊冲突加剧  原油每桶冲破92美元
油价创92美元新高价 美元持续贬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