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金】「炒」

財子

標籤:

【大紀元11月18日訊】「炒」一字是香港特有的名詞。

這裡的人不喜歡用「投資」字眼,人們通常問:「最近有沒有炒股票?」。甚少有人問:「最近有沒有投資股票?」

問題在那裡呢?問題在於「炒」字普遍帶有3個額外含意:
短線
投機
欠缺理性分析

當下一代投資者聽得多了所謂「前輩」的「炒」股經驗,便潛移默化的接受、認同和喜歡「炒」股,長遠的影響著本地投資者的水平與質素,深層的破壞著香港的根基。

不炒股票

現在「港股直通車」遭喊停、內地非法錢莊被搗破、大部份國企第3季業績表現差勁和仍然偏貴的市盈率,一大堆負面的消息,令股市的吸引力大大削減。

近期跌市正好反映了這情況,就連超級大好友李兆基於昨天亦首次警告股民要小心,只有亂說一通、沒打算承擔後果的何鴻燊才跨口說恒指快見4萬點。

轉為炒樓

股市不論怎樣炒作,即使是大升大跌,影響的是買了股票的人。但一旦炒風轉向樓市,波及的將會包括一般市民,後果更為嚴重。

事實上,從最近成交量中已有跡象顯示事實的確如此。眾大行,如大摩、摩通、高盛、美林、瑞銀和雷曼兄弟亦紛紛「唱好」樓市,又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時候,總要找些東西唱好,否則就沒有生意做了。

總理溫家寶上月明確指出要吸取美國次按教訓,但似乎以「錢」字為上的炒家則從來不顧及社會安危,抱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謬論去追求富貴的,永遠大有人在。

此外,近日筆者與一國內金融界人士交談後,只覺他們真的瘋了,認為買樓賺錢最容易,不買樓的人都是有問題的。

筆者不敢苟同,眼看今次宏控失效,後果將不堪設想!@(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談股論金】So-Good寶物
【談股論金】大連寶物
【談股論金】滿分寶物
【談股論金】A-H股的命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