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大愛 傳心燈

慈濟德州分會舉行2006年歲末祝福活動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沙休斯頓報導】 2月10日星期六下午1點半到4點,美南慈濟德州分會在靜思堂舉行2006年歲末祝福活動,主題為 「心寬念純,美善人生」, 以DVD的形式向社區人士展示慈濟2006年的各項活動成果,回顧40年前的竹筒歲月, 並向與會大眾表達感恩和祝福。

在放映「時光隧道」之前,證嚴上人在DVD中表示,她希望人人心地光明,人與人之間沒有仇恨,大家用大愛走出和平。 她表示,40年前成立慈濟功德會,有30個家庭主婦相約每天出門買菜前將5毛錢投進竹筒,做為功德會的慈善基金。就這樣一小步,一小步的發展 。1986年成立的醫療組和後來的慈濟小學、中學、大學,都是從竹筒歲月的克難精神開始的。可以說,沒有竹筒歲月,就沒有今天的慈濟。

醫療方面,過去20年來,慈濟在台灣建立不少醫院,有牙醫、眼科、外科等。第一對在慈濟的醫院誕生的雙胞胎兄妹和他們的母親,第一個在慈濟的醫院做開腦手術的女士徐淑千,替她做手術的「蔡一刀」蔡瑞章醫師,做麻醉的陳院長等,都在光碟中出現。從台灣的原住民到中國大陸,東南亞、非洲以及世界各地,急需幫助的貧困人士都得到慈濟人的醫療和資助,非洲婦女並接受訓練,成為慈濟的義工。一位嫌棄母親弱智,不加理睬的女兒看到光碟,受到慈濟人盡心盡力照顧母親的感召,回到母親身邊,擁抱母親流淚。

在人文方面,慈濟去年舉辦「西域風塵記」攝影展,追蹤唐玄奘當年西域取經的路程。有浴佛大典、海報展、中秋聯誼、定期年終義診、慈濟人文學校、訪問老人院,還有大愛台的各種節目等。2006年10月全球慈濟人響應竹筒歲月的精神,每天省5角菜錢,做為醫療等使用。大醫王走進偏遠農村,慈濟人用行動寫成慈濟大愛。心寬念純,慈悲喜捨,走在最先,做到最後。上人表示,菩薩之心,總能用愛守護眾生。

與會嘉賓之一的僑教中心主任林渭德表示,他在台灣就熟知慈濟,在讀大學時曾是慈濟人,見過證嚴上人兩次。印尼大海嘯時他在馬來西亞,看到慈濟人救災時動員的速度,無私的精神,義工們在時間、精神、財力、物力上的貢獻,使他十分震撼,明白為甚麼慈濟從竹筒歲月開始,40年來會傳遍世界,連不知道台灣在哪裏的非洲人都會說幾句台灣話。他以後回台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為慈濟人。他在這裡向大家拜年,祝新春如意,事事平安。

節目中有手語演出、大愛合唱團演唱的兩首歌、殘障人士演出的「千手觀音的世界」,還有證嚴上人的歲末祝福及感恩。上人表示,不要小看每秒鐘,每年每月都是由一秒一秒累積而成,福也是如此,要一小點一小點的累積。不管生命有多短暫,心寬就是善,不要容不下別人的賢與能。念純就是美,希望人人都能夠互愛,將大愛的心燈傳下去。

慈濟大愛合唱團表演歌曲。(金沙攝影/大紀元)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慈濟德州分會十五週年慶  台灣小吃與義診同步舉行
放射線治療的最新發展
西南區國慶日活動「Liberty Fest」6/30隆重登場
美南地區113僑務海外先期座談 熱烈討論踴躍發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