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的營養之處(圖)

編輯:susan

人氣 28
標籤:

中國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的當屬人們常說的「八大菜系」,即魯、川、粵、蘇、浙、徽、湘、閩。儘管從原料、調味、烹飪方法上來說,每個菜系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精緻,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注重療養。那麼,八大菜系的營養價值有何不同呢?專家將為您做出解答。(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 邊疆)

  徽菜 用燉煮留住濃香

  在上海菜、江蘇菜、浙江菜甚至山東菜中,都可以找到徽菜的影子,這是因為徽菜曾因縱橫天下的徽商而鼎盛一時。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三個地方風味組成。皖南菜是安徽菜的主要代表,它最早發源於黃山麓下的歙縣,後來隨著「祁紅」、「屯綠」等名茶和徽墨等特產的集散轉移到屯溪。其主要特點是喜用火腿佐味,以冰糖提鮮,善於保持原料的本味、真味,口感以鹹、鮮、香為主,放糖不覺其甜。徽菜菜餚常用木炭風爐單燉單煮,原鍋上桌,濃香四溢,體現了徽味古樸典雅的風貌。

  蘇菜 愛上火的人多吃

  江蘇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海、江鮮十分豐富,水產禽蔬一年四季不斷應市,為烹飪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蘇菜中以淮揚菜最具代表性,在國內外影響都很大。

  蘇菜系由淮揚、蘇錫、徐海三大地方風味菜餚組成,以淮揚菜為主體。淮揚菜的特點是選料嚴謹,注意刀工和火工,強調本味,突出主料,色調淡雅,造型新穎,鹹甜適中,口味平和,故適應面較廣。其中南京菜以烹製鴨菜著稱,鎮、揚菜以烹雞餚及江鮮見長。

川菜 麻辣最能促進食慾

  人稱天府之國的四川,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使川菜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烹飪原料。這也是川菜在八大菜系中獨樹一幟,歷史悠久的重要原因。「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是川菜系最大的特點,由於川菜所取的原料大都很普通,價格又較低,所以川菜理所當然成為了全國百姓心中的「第一菜」。

  川菜的復合味是八大菜系中最多的。據統計,川菜在麻辣、魚香等主要特色味的基礎上,經精烹巧配,可以調出幾十種各具特色的復合味。味別之多,調製之妙,堪稱中外烹飪技藝之首。

閩菜 佛跳牆 滋陽補身

  閩菜起源於福建的閩侯縣,後逐漸演變為福建菜的代表,閩菜主要由福建、閩南、閩西三大風味流派組成。閩菜最為突出的烹調方法有醉、扣、糟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糟,有熗糟、醉糟等。閩菜中常使用的紅糟,由糯米經紅曲發酵而成,糟香濃郁、色澤鮮紅,是迄今為止烹飪界公認的最穩定的純天然食用色素。此外,糟味調料本身也具有很好的去腥臊、健脾腎、消暑火的作用,非常適合在夏天食用。

粵菜 藥膳湯 必不可少

  以廣州、潮州、東江三大風味流派為主體的粵菜,主要烹調方法有熗、焗、煲、扒、煎、炸等,風味特色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

  粵菜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用各種藥材煲出的湯。廣東氣候炎熱,因此,具有清火、排毒、滋補作用的湯最為常見,花生豬蹄湯、霸王花豬肚湯、黨參麥冬瘦肉湯、白果南杏生魚湯、枸杞豬肝瘦肉湯等,以家常的材料配以適合的藥材,長時間熬製,便成為廣東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佳餚。粵菜中的湯味道濃郁卻不油膩,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利於消化,非常適合老年人飲用。但是,煲湯時間過長這點卻是不可取的,如果想保持湯的營養,熬製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半小時。煲湯剩下的湯渣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棄之可惜,不妨一起吃下。

湘菜 酸辣口味,開胃又美容

  位於中南腹地的湖南,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豐富的水產資源使湖南逐漸形成完整的湘菜系統。湘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湘西山區三大地方風味組合而成。湘江流域以長沙、衡陽、湘潭為中心,形成湖南菜的代表,它製作精細、用料廣泛、品種繁多,特點是口味干辣,注重香鮮、酸辣、軟嫩。烹調方法以煨、燉、蒸、炒見長。

  湘菜特別講究原料的入味,注重主味的突出和內涵的精當,調味工藝隨原料質地而異。如急火起味的「溜」、慢火浸味的「煨」、先調味後製作的「烤」、邊烹製邊入味的「蒸」等。湘菜味感的調製精細入微,所使用的調味品也種類繁多,可烹製出酸、甜、鹹、辣、苦等多種單純和復合口味的菜餚,為湘菜增色不少。

魯菜 營養都在高湯上

  山東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與人類文化同步的烹飪文化發源地之一。它地處黃河下游,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水產、果蔬、糧食品種繁多,為烹飪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宋代以後,魯菜更是成為「北食」的代表。因此,魯菜當之無愧位居「八大系」之首。

  魯菜主要由濟南和膠東兩大風味流派組成,口味特點以鹹鮮為主。濟南風味以鹹鮮、嫩脆、原汁原味見長,膠東風味則以清鮮為主要特徵。魯菜的烹調方法以爆、扒、塌、拔絲為特色,其中爆、扒尤為世人稱道。爆還分油爆、芫爆、蔥爆、水爆等多種方法,充分體現了魯菜在火上的功夫。爆的烹飪方法能有效保護原料的維生素和蛋白質不受損失,還能保持原料特有的嫩脆質感。健康烹調所推崇的大火、少油、快炒,便是來源於魯菜的這一做法。

浙菜 葷素互補,營養最均衡

  浙菜對中國菜的影響是巨大的,這是因為浙菜涉及海鮮、河湖鮮、山珍等多種原料和形式各異的烹飪方法。浙菜系主要由杭州、寧波、紹興三個地方風味組成,以製作精細、變化多樣、口味清鮮見長,主要烹飪方法有爆、炒、燴、炸等,浙菜講究清鮮爽脆,對各種菜的製法因時而異。

  浙菜具有悠久的歷史,古稱「楚越之地」,烹飪文化積澱深厚,擅長使用普通魚肉原料、菜蔬食品加工烹製成美味菜餚,刀工運用精緻靈活。浙菜在調味中講究輕而不淡,注重複合味道,大菜小炒都讓人食過留香,後味很足。有不少菜餚製法並不繁雜,但口味十分獨特,如南北熟知的「西湖醋魚」、「東坡肉」、「西湖牛肉羹」等,都是鮮香濃郁,別具風味。

新聞來源:搜飯網 鳳凰論壇

相關新聞
食物過敏怎麼吃?
美女廚房之鮮甜白灼蝦[圖]
春節待客菜:雙冬田雞[圖]
主题:大冬瓜做的美味菜  組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