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穿越時空 元宵詩詞來助興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采微╱台北報導)明天是過年的最後一個高潮元宵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立師範大學都推出猜燈謎活動。台北、台中等各地燈會趕上網路時代,紛紛推出線上燈謎擂台,炒熱元宵節慶氣氛。除了傳統元宵燈謎以外,元宵詩詞也很有看頭。

搶救國文教育行動聯盟執行秘書、中山女高的國文教師李素真表示,古典詩詞中有不少紀錄了古人元宵賞燈的情境,值得現代人在歡度元宵之際品評一番。

例如宋代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花市燈如晝」一語可以表現當時遊人賞燈的熱鬧景況,而詞句中透露的情感更顯古人愛情的溫柔婉約。

此外,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更是千古傳誦的詩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闕詞的前半段,辛棄疾用優美的文字形容當時元宵節的情景,「星如雨」將燈比喻為繁星,「玉壺」也用來比喻為燈,「一夜魚龍舞」呈現燈節時魚龍之戲的民俗活動,「蛾兒」、「雪柳」說得是婦女頭上戴的裝飾品,後半段寫到他念念不忘的人,沒有提到名和姓,同樣表達了含蓄委婉的情感。

晚清詞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將「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用來說明古今成就大事業大學問三種境界的第三境,形容人在努力的過程中飽經風霜,千辛萬苦的追求理想後,出現於眼前的喜悅和歡樂。

李素真表示,古典詩詞緊緊地扣合了日常生活的應用和情感的抒發,融入了生命。時下的元宵燈會有現代的花燈,也有典雅傳統的花燈,這些花燈有系列的歷史故事,也有有趣的燈謎活動,年輕人透過耳濡目染,可以體會到傳統文化的美好。

她認為,「傳統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可以跨越時空和現代結合,現代則具有承先啟後的效果。我們不需要擔心年輕人會無法接受,有時候他們呼朋引伴的來逛燈會,逐漸地就能吸收體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