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舉赴美採購無助解決糾紛

標籤:

【大紀元5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007年5月10日華盛頓報導)第二次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即將到來,中國方面為會議所做的舖墊工作已經展開。人民幣正在加快升值的步伐,中國的大型採購代表團已經抵達美國。不少美國人認為,中國的做法對高層對話小有幫助,但對解決雙邊糾紛不會產生重要作用。

*中國為營造良好氣氛做舖墊*

像往年一樣,在美中進行高層對話之前,中國方面總要多方面做些舖墊,給對話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第二次美中戰略經濟對話5月下旬將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這兩天,媒體廣泛注意到人民幣升值速度有所加快,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已經突破7.7比1的關口。

與此同時,中國的一個大型採購團已經抵達美國。星期三,這個代表團在舊金山簽定第一批採購合同。據估計,中國採購團這次的採購金額會超過去年,突破200億美元。

採購團的成員來自中國全國各地。在幾個月前,中國的中央政府就開始對各省市進行動員,瞭解各地企業的採購計劃,把這些計劃納入赴美採購團的規劃。採購範圍很廣,從電子、機械產品到農產品,主要目的就是向美國人民展示中國願意減少兩國之間貿易失衡的願望,從而為第二次雙邊戰略經濟對話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

中國的做法是否會有助於緩和美國民眾的情緒?是否會對雙邊會談產生顯著的推動作用呢?從記者瞭解到的反應來看,大體上可以歸結為,作用有限,無關宏旨。

*美國製造業:大舉採購無法代替嚴肅談判*

美國全國製造業聯盟發言人帕特.米爾斯女士對美國之音說:「我想,中國人在去年12月來美國搞過一次大採購,這次他們又來了。這是中國政府值得歡迎的友好姿態。它顯示中國認識到需要增加從美國的採購,希望和美國合作,來解決雙邊貿易不平衡的問題。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也認為,這些做法並不能取代雙方針對那些嚴肅問題的談判。」

米爾斯女士表示,人民幣升值速度太慢、美國對華貿易赤字攀昇太快等問題都急需呈現進展,美國方面不會因為中國的採購行動而降低對中國的壓力。

米爾斯還介紹說,全國製造業聯盟的美中關係特別小組剛剛同財政部長保爾森、商務部長古鐵雷斯和貿易談判代表施瓦布舉行了會談。

米爾斯說:「我們在會談中提出了很多問題,如貨幣問題、補貼問題、知識產權問題等,他們同意我們的看法,認為這些問題非常嚴重,正在跟中方尋找解決之道。我們沒有向他們提出具體的要求,但討論非常深入。我們聯盟支持行政部門最近對中國採取的行動。美國的耐心是越來越少。」

*專家:中國舖墊行動的效用遞減*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捨爾曼.卡茨是一位中國通。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表示,從保爾森上台之初到現在,美國國內的氣氛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為營造會談氣氛而採取的做法的效用正在遞減。

他說:「短的回答是,不能。採購不能平復美國人在諸多問題上的憂慮。這會是一幅畫上的新的一部份,而且是有用的一部份,但不會影響到美國要解決問題的決心,不會影響到國會很多議員要加大對財政部壓力的計劃。」

卡茨說,保爾森上台的時候遊說國會要從長遠的角度看待美中之間的經貿糾紛,但現在政治格局不同了,民主黨主導國會,解決美中糾紛的急迫性增加了。他說,現在中國面臨的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採取主動措施,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增加從美國進口的速度;另一個就是等待美國國會通過立法措施,對中國進口產品實行限制。

*專家:中國應推動解決有爭議問題*

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貿易問題專家羅德內.路德馬也承認,中國期望通過大舉採購來減弱美國民眾對美國貿易赤字問題的強烈不滿的做法是出於善意,但他認為,這種做法總讓人感到有些不太恰當。他說,貿易赤字高達2300多億美元,而每年的大採購也不過200億美元,還不到赤字的十分之一。

路德馬教授認為,中國方面更應該做的似乎是要推動雙邊爭議的主要問題出現進展。

他對美國之音說:「如果中國在追求改善跟美國的貿易關係,那麼,當務之急就是開始在提升人民幣幣值方面展示出進展。人們對升值多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30%,也有人認為更高,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展現出進展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平衡美中貿易小企業能立大功(1)
專訪前貿易高官 談美中經貿關係
上海前人大主任受審 曾被指幫情婦獲政協委員資格
中共黨媒高官稱記者寫稿要當奏摺寫 引熱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