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治:知識垃圾和資訊垃圾

梁治

人氣 48
標籤:

【大紀元6月12日訊】1986年我上高中二年級時曾經讀過一本風靡中國的書──《第三次浪潮》。它是美國的未來學家阿爾夫.托夫勒所寫的。書中描述了20年以後世界的變化,出現最多的詞語就是“資訊”。對於資訊,當時的高中生並不是很懂。我們只是憧憬著,想像著,也在迷惘著。許多象我一樣的高中生寫了許多讀後感。當然這些讀後感仍舊擺脫不了作文的痕跡,充滿了“八股”的腔調,可能經過老師的嚴格篩選,文章格調都是樂觀向上的,都有著一種和年齡不相稱的“虛情假意”式的老成。現在重讀這些文章,我感到十分可笑:他們就象螞蟻在解釋世界一樣。對於什麼是資訊,我們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至於究竟什麼是資訊爆炸,也更談不上理解了。在我們的思維中,只是人云亦云地在憧憬未來,就象少年時經常聽到的那句:“你們是早晨8、9點鐘的太陽!”但是峰迴路轉,又輪到八、九歲小孩嚮往未來。其實回過頭來看,並沒有什麼可嚮往的,因為8、9點鐘對每一個人都有,對每一個人都是既可平平淡淡,也可值得珍惜的。這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

對未來的感覺也同樣如此,所謂的憧憬至多不過是年復一年空虛生活的嚮往和寄託,當未來真的降臨在面前時,我們有時不但感覺不到它的魅力,相反許多時候還是苦悶、憂愁或者迷惘。如今,20多年過去了,托夫勒所預言的資訊社會應該降臨在我們面前了,我卻有了另一種異樣的感覺。那就是在所謂的資訊爆炸的同時,資訊垃圾也充斥於我們這個社會中。

資訊其實也是知識的一種,只不過相比許多知識的靜態,它更多時候是動態的。人類所掌握的知識量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據介紹,在原始社會中,一個成年人所掌握的知識,一是基本生活常識,二是狩獵、種植等生產的知識。至於祭祀、社會構成等重大慶典和社會知識則是由專人掌握,一般人是不需要的。原始人的生命大約是30歲左右,掌握這些知識實際上只需要一、兩年的工夫,而日常生活中所掌握的“資訊”,也是有限得很,除了氣候、節日、慶典,以及鄰近部落的動向等,再沒有其他了。再說,他也不需要了解那麼多的資訊,因為生活對他來說,並不會因為信息量豐富而生活得更好些,也不會因為信息量少而生活得差。不過,隨著人類不斷的發展,出現了文字。文字是表述內心世界的載體和形式,也是記載歷史和供人思考的一種工具,於是便產生了文學、歷史、哲學這幾門學科。文學的最初形式就是詩歌,而歷史則是人類資訊最集中的一門學科,歷史愈悠久的民族,其信息量也就愈豐富,也就意味著人們需要掌握的知識量多。至於,哲學要出現的稍晚些,在中國是黃帝時期,到了春秋發展到頂峰,而歐洲的巔峰時期則是古希臘時期。

人類社會發展到後期,隨著人們生活越來越豐富,社會分工也愈來愈明細化。各階層人士所掌握的知識量也就各有所不同。對於農民,可能只需要掌握四季氣候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對於士兵,則只需要掌握兵器和打仗的常識;對於商人,則就需要掌握物價的變化和各地的物品出產情況;對於文化人,則需要學習文化知識等等。到了近代,知識更是成幾何速度增長起來,社會不但分工嚴密,而且知識界也學科嚴密,分工精細。據瞭解,目前人類所創造的學科不下上千種,一個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學習完,更談不上掌握了。如此豐富的知識量,就象原子彈一樣炸在人們心中,使人們玩而生畏。古時候人們形容書籍之多,用汗牛充棟這個詞語,而現在恐怕不能這樣形容了,用大海來形容也不為過。如果一個人一天讀一本書,讀上100年,也只是30,000多本,而人類所積聚起來的知識,何止30,000本。記得清朝所編撰的《四庫全書》就多達五、六萬卷,而且這還是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還沒有現代學科呢?可見,在知識面前人是很渺小的,就象許多名人說的那樣,我們掌握的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

這的確是一個知識爆炸,也是資訊爆炸的時代。除了新的知識層出不窮,在傳播管道高科技化的情況下,社會上的資訊也是以“光速”密集的鑽進人們的眼裏、耳朵裏、腦子裏。大量的資訊知識魚龍混雜,洶湧而來。同時也連帶出一個問題:知識、資訊的幾何數量增長和人類的生活產生強烈的矛盾。不斷的有人問這麼一句話:知識和資訊對人類的生活有什麼好處呢?

大家知道,人生活的理想是追求安逸,健康,而知識的增長在許多時候卻是人生的疲累,尤其是不滿足人們探求欲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放棄生活而學習。一輩子都圍繞著書籍轉的人,實際是沒有生活真諦的,他們的生活樂趣也無從談起。換一種說法,就是成了書籍的奴隸。當然,知識資訊的本質除了滿足人的探索欲意外,對於許多人來說只是一種謀生手段。但從生活的本旨來看,無論人類創造的任何東西這也包括知識,應該使人們生活得更好、更快樂、更充實、更健康。

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就開始背《乘法口訣表》,口訣很枯燥,到了中午還沒有背過,老師就不讓回家吃飯。我肚子餓得咕咕叫,就憤憤不平:這是誰發明的東西,這麼難。待到稍微長大後,有一次我去買東西突然就用上了《口訣》,媽媽誇獎我好聰明。我心裏樂滋滋地,才知道《乘法口訣》的確很有用,能幫我快速地計算。

於是,數學、語文、自然常識、思想品德、音樂等等,我如饑似渴,就象饑餓的孩子撲在麵包上一樣。每一門知識都是我的學習的對象;到了初中時,對知識的渴求已經超越了我年齡的限制,除了主課以外,我還自修了日語等課程。當時我心裏只有一個想法──“藝多不壓身”,這些知識以後總會有用的,能給我帶了許多生活樂趣的資本。

但說實話,現在回過頭來看,有許多知識是沒有必要的。比如日語,早就忘光了。而英語也在經過十多年後,除了幾個常用的單詞以外,早就跑到腦子外面去了。用一句話說就是:還給老師了。至於那些《青少年修養》、《法律常識》等等,更是成了前進路上的棘刺,社會常常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可見這些知識,對我來說只是“知識垃圾”。這就象孔乙己掌握的那種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一樣,非但增加了學習的疲累,而且毫無實際意義可言的。

縱觀人類知識探求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的進步實際上就是知識愈來愈多,而掌握起來愈來愈複雜,愈來愈難。古時候的學習只有幾年的時間──蘇秦懸樑刺股也只有數年時間便可以出將入相,而現在我們學習時間是十來年,佔據人的一生中很大一部分時間,如果再堅持那種活到老、學到老的說法,那麼學習時間就更長了。而真正用在生活上的時間卻很短。非但如此,大量的複雜的知識,人為的知識,也就是所謂的“知識垃圾”充斥在生活中,佔據著人們的頭腦,消耗著人們的時間。

其實,在生活中有各種貌似知識的東西充斥著。一次,我去市場買衣服,小販報價100元,我還價90元,買了回來,老婆大怒:“你怎麼這麼傻,連這點常識都沒有?”我目瞪口呆。還有一次,去買米,結果沒想到人家是染黃了的小米,害得我翻書惡補如何識別假貨的知識。於是乎,怎樣識別纖維、怎樣識別死魚、怎樣區別真皮等各種各樣的知識,我認真學習,成了一個萬花筒、淵博之士。可是忽然一天,我就納悶,我有必要吸取這些知識嗎?為什麼社會管理不善卻要由我們來買單?

知識人為複雜化也是人類社會的一大弊病。比如,人們所發明的文字,就很難寫難認,在古時候只有那些祭祀等文化人才能掌握,普通勞動人民是無時間消受的。這就成了巫師和統治階級知識壟斷的一種特權。現在,謬種流傳,人們還是要拿出絕大部分時間在文字的學習上。再比如,電腦,實際上完全可以發明一種更快捷的作業系統,使得每一個人都能迅速掌握,然而複雜的電腦作業系統,使得許多人望而生畏,電腦只能從娃娃抓起。然而等到娃娃好不容易掌握後,變成了成人,可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操作辦法,又使你不得不耗費時間學習。這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永遠趕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

說實話,在我們的學習中完全可以剔除掉絕大多數“知識垃圾”,把有限的時間放在有用的知識學習上。而在人們的發明創造中,也完全可以以一種負責的態度,把知識簡化,使得人們能容易掌握。

對於所謂的資訊社會,我們也不容樂觀。資訊不同於知識,大概是指社會中的消息之類的。比如,中國領導人換屆,這不是知識,而是信息。比如哪裡的物價漲了,哪裡發生了災難,哪個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出來了等等,這就是資訊,而不是知識。對於各種各樣的書籍、影視等等,既歸於知識一類,也可以歸於資訊一類。

知識呈爆炸態勢。人們社會交往繁多,需求增加,世界成一體化,這一切都促使了資訊也成爆炸狀況。電視、廣播、書籍、網路、宣傳、人們的交談等等,都在我們傳播著資訊。我曾統計過,象我這樣從事記者工作的,每天接觸的各種資訊有上千條之多。

其實許多是“垃圾”,在知識爆炸和資訊爆炸過程中,也象我們的現代生活一樣,垃圾成堆:

一是,政治垃圾。除了個別重大的國家政策,比如死亡賠償額等以外,許多國家所謂的政策,對於老百姓無疑是垃圾政策。有的政策含含糊糊,說了等於沒說,比如《婚姻法》規定的“非法同居”,還有《憲法》中的許多條文在施行中根本就找不到它的蹤跡。象那些國家領導人的生老病死、生活故事和趣事軼聞,甚至換屆、出訪遊覽其實都屬於“垃圾”範疇,可惜的是我們的網路、報刊充斥了大量的這樣的垃圾,來強姦讀者,強姦老百姓。

二是,生活垃圾。小的是指東家長、西家短的街談巷議,大的是指以各種莊嚴面孔出現的所謂資訊,比如街道辦宣傳要做好人好事,開展三熱愛活動等等。還有一些所謂的生活常識,今天防火,明天防盜,後天教你如何識別假幣等等。這些東西量大而繁、臭,整得你昏昏沉沉的。

三是,媒體垃圾。作為主要傳播管道,媒體的垃圾數量最多,危害也最大。什麼虛假廣告,什麼虛假消息,什麼虛假的基本生活常識,今天說吃素食好,明天又說吃肉好等等,朝三暮四,弄得人無所適從,垃圾,垃圾。

四是,書籍垃圾。垃圾書籍數量也很多,在人類文化歷史上,真正能有偉大作用的書籍,並不是很多。大量的無用垃圾充斥在人類文化史上,比如清朝興起的考據說,終其一生鑽在故紙堆裏,如此學問豈非垃圾嗎?尤其是目前的中國社會,垃圾書籍汗牛充棟,垃圾學說也招搖過市,攪得中國社會一派烏煙瘴氣。怪不得著名哲學家叔本華就反對多讀書。我有一個朋友,最近編了一本書,叫做《撰稿登龍術》,當然是東抄西抄弄來的,其中許多觀點是錯的。我問他,你看這本書嗎?他說不看。我問他,你按照書中說的做嗎?他說不會。既然這樣,那就是垃圾書,我說道。

這些年來,我買了《資治通鑒》、《史記》、《唐宋八大家》等等數千本書,可真正讀過的沒有幾本,有些即使勉強讀過,也很快忘了。這些書還都是中國文化數千年來的精華。而其他的許多書,卻只能用垃圾來形容了。前一段時間,我看了一本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書,名字叫做《說說中國人》,內容胡編濫造,錯別字連篇,一看就是書商操作出來的。象這樣的書,說實話,還不如不讀呢。

可見讀書,並不是讀得越多越好。有些書讀了,也許會攪亂了你平靜的生活,比如《金瓶梅》等;有的書,讀了猶如毒藥一樣,使你的思想混亂,如《中國革命史》就有一種暴力革命的假像;有的書,會使你狹隘自私,比如《中國人可以說不》,不就增加了一種狹隘的民族情緒嗎?

五是,專家學者垃圾。專家是道貌岸然的。但道貌岸然的背後卻存在著欺騙人們的信任。今天這個專家胡說一句,明天他又信口雌黃。最近茅於軾又在搖唇鼓舌:只有保護富人,窮人才能致富。真不知道,保護富人和窮人有什麼關係。再說,你保護富人就保護富人,你想為富人代言就代言,為什麼偏要拉上窮人來說明呢?還有自行車污染環境、北京城不准外地人進入、西安城裏只准商業不准居住、炸平喜馬拉雅山等等無恥言論和奇思怪想,真不知道我們的專家想幹什麼!

六是,影視垃圾。現在的電視劇,又長又臭,皇帝、奴才清宮的辮子滿天飛,篡改歷史家家常便飯,漢奸也成了功臣,賣國賊也招搖起來。你當作消遣的東西吧,可人家煞有介事“忠於歷史”呢。你當作歷史看吧,可這種歷史,誰都知道,錯誤的歷史觀貽害無窮。

在這樣一個知識資訊爆炸的社會,各種各樣的東西象泥石流一樣洶湧而來。你的耳膜爆炸了。你的身軀承受不了了。你的精神處於麻木狀態中。偷情、愛情、殺人、虛假、空洞、自我矛盾、憂鬱、發洩等等滾滾而來,匯成了一個垃圾山。只是和現實生活中的垃圾不一樣:它是無形的,經常是難以剔除的。

面對這個“垃圾山”,我們何去何從呢?記得東林黨人有一句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倒覺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豈都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怎能關心!”

還是剷除“垃圾”,輕裝生活的好!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治:民眾最不滿特權階層
中國房地產60%境外投資,意味著什麼?
梁治:省政府門前上訪的群眾
政績工程  原來是官員評判標準作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