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次貸風暴 台股熬過來了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證交所昨日舉辦「全球金融市場展望與挑戰研討會」,針對次級房貸邀請專家對此事件進行說明,證交所董事長吳榮義(右圖,記者陳永吉攝 )表示,台灣市場已經全球化,因此,全世界的金融問題台灣都要去了解,這次的次級房貸危機,相信台股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後,下半年可再重新出發。

吳榮義說,股市高高低低很正常,過去一段時間有人喊九千、一萬點,投資人過度擴張,希望能在次級房貸風暴中學到教訓;他說,股市像風浪一樣,有時大浪有時小浪,有時小風浪來時,小船還是有可能被打翻,穩紮穩打的大船才能挺住。

證交所辦金融研討會

針對台股曾一週就跌了一千多點,吳榮義說,在過去這樣跌,台股可能會跌出問題,但這次股災台灣卻走了過來,顯示現在台灣金融體制相當健全,且台股基本面相當健康,因此,即使外資大幅賣超,影響也不大。

美林環球投顧總經理程淑芬表示,十年前亞洲國家是出口國,但現在亞洲國家本身已有內銷市場需求,及穩定的經濟成長,美國經濟下滑對亞洲影響不大;她認為,現階段台股本益比才12倍,下檔空間有限,如果考慮明年的員工分紅費用化,本益比才13倍,即使股市上萬點,本益比仍在14倍。

程淑芬指出,市場都以為中國生產成本很低,但以聚酯纖維生產為例,在中國每公噸生產成本達1,600美元,台灣僅需1,500美元;主要是因為產業人工成本佔比雖不高,但中國廠商取得資金成本、電費、稅負反倒高於台灣,這代表台灣也有刺激投資的機會。她認為,只要能將外移的產業十分之一留在台灣,貢獻就會很明顯。

與會者認亞洲受影響小

針對次級房貸問題,惠譽信評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表示,亞洲大部分受評等的銀行,在連結美國次級房貸的結構型商品投資,直接曝險部位,以泰國的BankThai較顯著,曝險部位約占其股權淨值21%;中國銀行部分,次級房貸證券所產生的相關損失金額龐大,約100億美元,與其資本額相比,約佔18%;台灣部份,海外投資較為積極的人壽業者,以最壞的狀況估計,損失占股權淨值6%以內;日本、新加坡、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印度的銀行,其曝險部位都極低。也就是多數受影響甚微,因此,次級房貸風暴對亞洲市場傷害相對有限。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