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進軍房地產 公股企業摩拳擦掌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9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近年來官股大股東的企業紛紛積極進行資產活化動作,除經濟部所屬的台糖、中鋼(2002)等外,交通部所屬的陽明(2609)、中華電信(2412)也已進行資產活化。其中,在全台擁有410公頃土地的中華電信,日前更是宣佈成立物業開發子公司,揮兵進軍房地產業。

中鋼在去年決定將高鐵嘉義、台南站區鄰近土地出租規劃開發。台糖資產管理部門也在去年底宣布將以招商的方式,開發位於高雄餐旅學院附近、約五萬平方公尺的土地,目前已有廠商向台糖表達開發成多功能會館與學生宿舍的意願。

陽明二年前將位於基隆火車站附近的自用辦公大樓,斥資一億元,改裝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其中一樓與圓山飯店成立「圓山OCAM館」,二、三樓則介紹展出與海洋相關的生態環境。

中華電子公司 年底成立

中華電信在活化資產為前提下,過去採取與建商合作開發的方式,而日前董事會則決議,將成立物業開發子公司,以中華電信的自有品牌,進軍房地產市場,而物業開發子公司最快在年底或是明年第一季成立,初期資本額50億元。

在2005年8月12日完成民營化的中華電信,去年9月29日、11月3日分別與冠德建設(2520)及立德旅館事業,進行開發活化「中和南勢角」、「屏東墾丁」兩處基地後,去年底也與潤泰創新(9945)完成「萬華德昌街」基地合作開發案。

有別於過去與建商合作開發閒置土地,中華電信已經決定要成立物業開發子公司,自己進軍房地產市場。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指出,此時計劃成立物業開發子公司,主要是活化資產、把握房地產景氣好時機,中華電信將引入房地產專業人才,創造出自己的品牌。

評估可提高營收獲利

中華電信副總經理謝劍平則指出,中華電信自己成立物業開發子公司,可以按照中華電信自己理念規劃,包括數位住宅、網路監控、綠建築、光纖網路等,且開發土地的效率會提高,對中華電信營收、獲利的提振,都比與建商合作高。

中華電信的物業開發子公司,將負責開發中華電信在全台擁有的410公頃土地,根據中華電信在2003年、房地產市場低迷時所做的資產重估,當時的帳面價值達1,500億元,市場人士推估,以目前的土地價值計算,勢必遠遠超過1,500億元。

中華電活算盤 小心拖垮本業

中華電信(2412)近期積極推動多項投資案,其中較受矚目的就是宣佈進軍房地產市場。中華電信以往活化土地資產的方式,是中華電信出土地,徵選建商,而後一起合建推案,而日前董事會則宣佈要成立物業開發子公司,親自進軍房地產業。

中華電信熟知隔行如隔山,要喝牛奶不一定要買頭牛的理論,因此近期斥資40億元,購買國泰投信、富邦投信等投信業者的台股平衡型私募基金,讓專業去股市贏得獲利;但為何一定要成立物業開發子公司,親自投入房市,中華電信跨足房地產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公股企業活化資產一直是市場討論的話題,而要活化資產的同時,也必須看公司是否有能力去做,畢竟在完全不同領域下,活化土地資產的動作,是一大挑戰。

以台肥(1722)、台糖為例,台肥、台糖持有的土地,多是農地,土地地目單純,要任用的房地產專業人士相對單純化。而中華電信擁有的土地,地目繁雜,有可以直接開發的土地,也有要變更地目的土地,需要的房地產專業人才勢必要更多。中華電信要引進房地產專業人才很容易,但人才進入中華電信後,如何與公司文化相容,則是考驗。

更何況,相對於台肥、台糖,中華電信手邊現金多,每年每股獲利都在四元以上,根本不缺錢,活化資產的意義在哪裡?或許應是外資希望中華電信財務運用可以更靈活,但是,外資多是投資幾年的短期股東。

中華電信的土地遍及全台,而房地產開發,往往因為區位不同,當地人需求不同,規劃的坪數、房數也相異,隔一個縣市,房地產生態市場就天差地遠,因此全台房地產業者多半是專注區域開發,而才剛要跨足房地產事業的中華電信,要如何全台跑透透?

中華電信日後推出的個案,會朝綠建築、數位住宅、光纖網路、網路監控等等,概念是好,但是成本相對較高,購屋人是想要一棟綠建築,還是要房價便宜一點,理想與現實之間,如何拿捏,是要肥了購屋人,還是要苦了小股東?

房地產有景氣循環,等到了房市谷底時,中華電信聘請的房地產專業人士又要如何處理?中華電信跨足房地產業,讓市場充滿疑慮,也讓市場不禁擔憂,中華電信跨足房地產後,是否會拖累電信本業。

房地產事業是永續經營的事業,不僅光是擁有土地,後續的興建維護、大樓管理等等,必須持之以恆,因此,中華電信進入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目標到底是什麼?

國內房地產市場競爭激烈,中華電信與其進入這塊「紅海」市場,不如專注本業,面對時有耳聞的國際電信業者併購案,中華電信在電信本業的挑戰其實還很大。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