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新金併彰銀停擺 回歸本業厚植體質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十九日電)二次金改指標性合併案台新金控合併彰化銀行在內外皆有不同意見下終告停擺。台新金總經理林克孝說,在董事會做出撤銷提出換股比例案後,短期內要再重啟合併進程幾不可能,今年台新金將以厚植自身體質,未來才有更多合併籌碼。

林克孝也指出,台灣金融業在世界舞台上仍不具競爭力規模,以中國ICBC早已躋身全球前20大銀行相比,台灣要與世界級金融機構競爭仍嫌不足,因此對台新金而言,與彰銀合併是為了長遠經營考量,雖然外界給予此案二次金改的政治色彩,但台新金需要尋求更多擴張規模的機會,是不具政治考量的。

台新金在2005年以每股26.12元,共新台幣365億元的價格擊敗新加坡淡馬錫,標下彰銀22.5%股權,並在2006年加碼到持股25%,顯示出積極併入彰銀,一舉將資產規模要居全國前三大金控決心。

不過,董事長吳東亮對內未預料到雙卡風暴對於台新金資產品質的衝擊,對外也低估彰銀工會與公股對於合併案抗拒的決心,以致於後續購併進度頻生波瀾。

為了挽救因雙卡風暴而日益下滑的資產品質,台新金也一度想以購併彰銀方式一舉拉高資本適足率,彌補可能需要大舉增資才可拉升的資產品質,一舉兩得。但也因資產品質不佳,財政部為了怕惹上賤賣國產罪名,對於促成合併案的態度轉趨保守,使得台新金如意算盤落空。

台新金大股東新橋資本也因台新金股價大跌,談不到好的換股比例而對於換股案態度從積極轉消極,原本在台新金強力遊說下,新橋同意以1股彰銀換1.3股台新金的條件測試彰銀公股及民股反應,結果不但公股未表態支持,連民股也請出立委邱毅力阻換股案成局,就算台新金在彰銀董事會席次佔有多數,也不敢強渡關山。

在合併案短期內確定擱置後,台新金將全力先將體質做整體的改善及提升,為未來爭取更好的換股比例作準備,其中,消費金融業務的重新出發將是重要關鍵,台新金已確定不再發行現金卡,因此,信用卡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將是今年的重心所在。

外資圈則對合併案喊停投下贊成票,美林環球投顧調升台新金投資評等至買進,預估台新金不良債權(NPL)提存減少會對未來盈餘成長有所助益,預期未來2至3年,盈餘成長可望勝過彰銀,如此對於合併案未來的談判協商,相對握有較佳籌碼。

摩根大通也認為,台新金提存減少與消費者放款業務重新開始,將驅動獲利外,彰銀呆帳回沖對其盈餘的貢獻,估計今年將大幅縮小,合併案此時喊停對於台新金,優點大於缺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