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老翁不捨中風妻 DIY製「手拉器」復健器材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特稿)老翁不捨中風妻,參加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中風復健班,意外的開啟阿公DIY製作「手拉器」復健器材的天分,而他的深情也成功的協助阿嬤的復健路,讓他們再次享受牽手散步的幸福。

現年七十七歲,家住沙鹿鎮的王炳南,自從七十歲的太太王陳雪玉去年六月突然中風,導致左側肢體無力後,就擔負起每天照顧妻子三餐與生活起居的責任。

剛好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開辦了為期兩個月的中風復健班,且貼心安排交通接送讓阿公得以順利的帶著阿嬤前來復健。

一開始,參與弘道中風復健班時,阿公總是深情的在一旁鼓勵著怕痛的阿嬤,且主動詢問復健師該怎麼在家協助阿嬤復健。

愛妻心切的阿公,隨即在家中利用各種日常生活用品,自行DIY製作了一套極具創意與實用性的「手拉器」復健器材,來協助阿嬤復健。    

這套DIY的「手拉器」,是以打開立起的鋁製梯子作為支撐點,並將輪軸固定於梯子的中間,然後利用跳繩穿越過輪軸,再以鐵絲固定短棍棒作為把手,最後再用黑色膠帶纏繞手把,讓阿嬤握起來更平穩舒適,就這樣一套具創意與實用的復健器材就完成了。

阿公每天讓阿嬤做手拉器復健時,都會先細心的準備好紗布,然後小心翼翼地將阿嬤無力的左手,用紗布裹住固定在手把上。

如此,阿嬤即能透過健康的右手使力,讓無力的左手被拉高,進而達到伸展肢體的復健效果。

當弘道社工員問到阿公怎麼會想自行發明器材時,阿公靦腆的笑著說:「其實我也沒有發明什麼復健器材啦!就在中風復健班看到一些很生活化的器材,所以學回來自己做一個給阿嬤專用,希望伊卡緊好起來啦!」

此外,貼心的阿公還特地幫雪玉阿嬤買了一個助行器,弘道社工員好奇的問阿公:「阿嬤平常都是拿柺杖走路,且參加中風復健班後,現在不需要柺杖,也可以走上十幾步了,為什麼還需要用到助行器呢?」

阿公認真的說:「其實阿嬤拿柺杖只有動到她的右手和腳,但拿助行器不一樣,我可以將阿嬤的左手用紗布固定在助行器上,這樣往前走時左手也可以被帶動往前,可以達到伸直和彎曲的復健效果,而且發現這樣對她的幫助真的很大!」

其實,雪玉阿嬤是個樸實憨厚的人,當弘道社工員請她說一句話鼓勵和她同病相鄰的人時,她說:「我的老闆比較會講話,我不會講啦!」

此時,阿公也很有默契的幫阿嬤說:「中風的人都會感覺自己無路用,像老闆娘她自從中風以後,也是很鬱卒,心情放不開;但是日子還是要過,所以我們要對復健有信心,雖然說沒辦法完全好起來像正常人一樣,但是可以過正常的生活也很好啊!」

雪玉阿嬤也附和阿公的話說:「每天早上一醒來,我的老闆就會幫我按摩,陪我做復健,我都會跟著做,就是希望自己的手腳可以趕快恢復!其實,看到很多和我相同處境的人,我們都很同情,也希望大家要好好珍惜身邊的家人。」

阿公爆料說阿嬤有時會懶得做復健,開玩笑地說:「有時候幫她按摩時,我會故意按得很大力,讓她痛。」阿嬤則淡淡的回說:「我才不會痛勒!」簡單的幾句玩笑話,卻讓人深刻感受到這對夫妻共患難的深情。

炳南阿公說:「只要妳的身體可以趕快好起來,我就要帶妳去環遊世界;復健這條路雖然很苦,但我卻從來不覺得辛苦,因為只要我的老闆娘可以趕快恢復,我做什麼都是有價值的!」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表示,根據衛生署統計,中風,不僅導致台灣每年約有一萬人死亡,更是造成中老年人殘障的主因,帶給很多中風患者身心嚴重的創傷與不便。

然而,大部分的患者及家屬卻往往忽略了復健的重要,而讓中風患者對未來失去了希望,也讓患者容易二度中風,並對家庭造成沉重的照顧負擔。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建議中風患者,千萬不要放棄復健之路,而家人也應適時給予支持與鼓勵,如此人生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