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救車市政策凍結買氣 若配套完整應速實施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代芝台北20日電)政府擬救車市,消息一出卻使買氣凍結,業者呼籲,政府要儘速說明,不要讓民眾有錯誤的預期心理。外資券商分析師認為,補助只圖利部分個人,應從政策面下手。

經濟部研擬協助汽車業短期措施,包括貨物稅級距調整、補助老舊汽車汰舊換新、鼓勵中古車出口等,以達擴大內需、節能減碳目標。

昨晚得知補助措施的汽車業者原本還樂觀其成,沒想到消息一出卻使車市買氣凍結。

汽車類股因政府有意出手救車市,今天連續第2天逆勢上漲,但和泰汽車、中華汽車和裕隆日產汽車等車商卻叫苦連天,因為原本下訂的消費者紛紛轉為觀望政策後續發展,利多變毒藥。

業者呼籲,政府應公布完整的配套措施,立即實施,放話是吃老百姓豆腐,只放出消息又不做,最後會是兩敗俱傷。

台灣車市龍頭和泰汽車表示,貨物稅級距調整需經立法院同意,又沒有配套措施,這項措施實行性不高,但能不能做,政府要說清楚講明白,不要讓民眾有錯誤的預期心理。

已經是每下愈況的車市,經過這次利多氣球測試,和泰汽車認為,今年能不能保住22萬台還是個問題。

中華汽車表示,政府救車市原是一片美意,因為汽車產業也是經濟火車頭之一,整車廠、零組件供應廠和銷售服務體系共有30萬就業人口,台灣10年以上車齡約260萬台汽車,汰舊換新,才能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但政府應儘速說明細節。

長期觀察台灣汽車產業的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認為,「這項措施根本是錯的!」汽車是奢侈財,要買車的人,不會因為幾萬元的優惠去買,最終只有小部份有能力購車、換車的人受惠。

他認為,台灣車市存在著結構性的三大問題,第一,民眾購買力下降,台灣缺乏原物料,以代工業為主,產業附加價值低,人民所得難提升;第二,人口外移已成趨勢,台商、台幹在中國落地生根,不會因三通直航而改變;第三,缺乏自主關鍵性技術。

他認為,政府要幫助汽車業,短期措施難見效,就像消費券每人3600元,反而可能使民眾減少現金支出,產生替代效應;救產業要從政策下手,像韓國就以政府的力量,全力扶植自有品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