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選評】中宣密令:嚴控維權報導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17日訊】(希望之聲《網上妙文》節目)堅持一黨專政的中共,既要嚴密封鎖消息,又怕落下把柄,有朝一日受到清算,所以偷偷摸摸傳密令。一個統治集團已經虛弱到了這種程度,它的壽命還能長久嗎?

聯結收聽
下載收聽

路平:藍述,告訴你一個秘密。

藍述:唷!路平,今兒個怎麼這麼神秘,什麼秘密?

路平:中宣部有一個密令,是嚴控維權方面的報導。

藍述:喔,有這麼個密令,從哪兒聽來的?

路平:在《爭鳴》雜誌第三期上有一篇文章,它的題目是「中宣部密令:嚴控維權報導」,作者是仲布。文章在一開頭他就說了,說中宣部發出密令,要求各大媒體不准擅自以做題材為由報導維權事件,對擅自報導的報刊,予以責任人警告等行政處分,直至吊銷刊號。

藍述:看來中宣部是要採取所謂的霹靂手段,徹底封殺一切與維權有關的報導。

路平:文章說,1月25日北京各大綜合類媒體接到緊急通知,總編或主持工作的副總編按辦公地點的所在區到指定的地點聽取中宣部派員宣讀密令,此舉一改往日按專業對口,並由國務院新聞出版總署傳達中宣部聖意的辦法。

藍述:喔,這一回中宣部是親自出面,對國務院看來都已經不放心了,非要直接把它的旨意傳達到各個媒體。

路平:文章說,在「分片」聽令會上,中宣部發出訓令的官員對與會的人員講了鐵的紀律。

藍述:鐵的紀律,什麼鐵的紀律呢?

路平:其一,每個與會人員對外是嚴格保密,達到「只做不說」的程度。

藍述:就是跟你傳達的這個事兒只能去做,你還不能告訴別人你是從哪接到的命令。

路平:其二,傳達密件當場閱讀之後當場回交。

藍述:就是說不能夠給人留下任何的把柄。

路平:其三,回單位之後,以領導談心的方式,對個別愛出風頭的記者進行關懷式的教育,關懷教育方式沒有任何具體所指,知情人表示,可能包括額外紅包、延長帶薪假期等等。

藍述:明白了,所謂關懷教育,包括關懷和教育兩個方面,關懷方面呢,就是用利益進行買通;所謂教育方面呢,那就是威脅加洗腦。

路平:文章說密令會的內容,除了嚴格限制維權報導之外,還有另外三項不准。

藍述:還有另外的三項不准?

路平:一、在全國人大開會期間,不得報導有關「改例為法」的提案或者言論。二、不准對環保維權做深度的報導,尤其記者與專家對話式的採訪,能停的是一定要停。第三、不准炒作藉政改之名,行顛覆之實的個別人言論。

藍述:這後兩條還好理解,所謂對不准對環保維權做深度報導,那是因為環保現在已經是牽涉到家家戶戶的大問題,這個影響太大,所以中宣部要一律封殺。那所謂不准炒作藉政改之名,行顛覆之實的言論,也就是說中宣部現在已經明打明的說了,誰要談論政改,那你就是在搞顛覆。可是這第一條我就不大理解,什麼叫做「改例為法」呢?

路平:文章說其中「改例為法」是指一些人士指出,現行的新聞出版條例已經不適合中國新聞出版的現狀,和市場化的要求,應當由全國人大立法通過新聞出版法來約束新聞行政權力,廢除中宣部的太上皇地位。

藍述:弄了半天這「改例為法」矛頭是直指中宣部,怪不得中宣部坐不住了。

路平:文章說,至於個別人言論的問題,有中宣部官員透露,特別指的是賀衛方關於中共沒有履行社團登記是非法組織的一系列法學論述。

藍述:這說的也是啊,中國現而今任何的組織你都得去登記註冊,你不登記註冊它就說你是非法組織,而且即使你登了記了,註了冊了,它也可以採用各種辦法進行封殺。可是唯獨中國共產黨,它從來既不用到哪去註冊,也用不著到哪登記,按照憲法的觀點,既然又沒有登記,也沒有註冊,它不就是一個非法組織嗎?這話說得一點都不錯耶!

路平:文章說,中央政法委已經在工作例會上三次討論過逮捕賀衛方的方案,另據消息人士稱對於先交樞機處而後交常委會的逮捕賀衛方的報告,習近平的批示為「不必交樞機處和常委會討論,按程序由政府部門處理」,李克強做為見習的常務副總理代溫家寶批示,「情況有待進一步了解,並加強溝通」。

藍述:這習近平的話他可是可以做兩種解釋。

路平:哪兩種解釋呢?

藍述:一種是法律有法律的程序,政府是執法部門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共產黨沒有註冊,好吧,這回就去註冊,要讓胡總書記、胡哥拿著共產黨的花名冊、經費報表到民政部去辦理註冊。唉,你說這民政部敢接這個案子嗎?

路平:我看這民政部不一定敢接這個案子。

藍述:所以說這習近平的話還有另外一個意思。

路平:那是怎麼說的呢?

藍述:另外一個方面的意思就是政府部門還等著幹什麼,立馬就把賀衛方抓起來給辦囉!

路平:那麼到底是哪一種意思呢?

藍述:我想他當然是第二種意思,可是他又不願意明說,給人落下一個知法犯法的把柄,所以這做為行政首腦的李克強他該怎麼執行他這個指示呢?因此啊,他的批示就是「加強溝通」。

路平:文章說,李的批示大有學問,主語和賓語都不明確,是中央政法委和賀衛方加強溝通呢?還是中央政法委和政府部門(如公安和國安部)加強溝通呢?乃至於政府部門加強與賀衛方溝通?都不明確,或者是都包括了,但是,在非核心政治結構中,倘若主管意識型態的政治局常委不贊同中央政法委的報告,計畫五一後奧運前逮捕賀衛方的方案,就將徹底流產。

藍述:唉唷,路平啊,你聽說過皇帝的新衣那個寓言故事嗎?

路平:知道啊!

藍述:在這兒,這賀衛方他就是那個《皇帝的新衣》那個故事裡面,指出皇帝沒有穿衣服的那個孩子,在這個孩子指出了皇帝沒有穿衣服之後呢,這皇帝身邊的大臣他只能去做兩件事。

路平:哪兩件事呢?

藍述:第一,他去把那個孩子的嘴給封了,但是這實際上是在告訴全世界所有的人,皇帝他沒穿衣服。

路平:嗯,那還可以怎麼辦呢?

藍述:還有另外一種辦法,就是你得跟皇帝去說,叫皇帝把衣服給穿上,其後果還是讓所有的人知道皇帝沒穿衣服。這習近平呢既不願意去抓那孩子,又不願意讓皇帝穿衣服,所以呢,他就來了一個模稜兩可的指示;這李克強呢,他就樂得裝糊塗,最後也來個模稜兩可的批示是「加強溝通」,這中共黨政官員之間的對話,它這裡面奧妙多了去了。

路平:文章說一貫以敢言著稱的《新京報》、《中國青年報》在中宣部的壓力下,率先做出了內部明確規定,無論哪個記者或者哪個部門的負責人,一律不准接收維權材料,要找出合適的理由來回應社會。

比如《新京報》一名記者對一份十分完整的維權資料表示看好,但直言告訴交寄材料的人說,社裡接到上面的命令,這一類的題材不能做。

又比如《中國青年報》一位部門負責人回答維權人士電郵呈遞材料的藉口,竟然是郵箱已滿而無法接受;一向敢言的某大財團綜合雜誌也對中宣部的壓力做出了妥協,通過各種管道對維權信息做出不處理、不反應的策略性安排。

比如聲稱總編現在不在國內,就是一直被中宣部視為嫡係的新華社一份週刊,也因在2008年1月10日第二期做勞資關係方面的系列報導,其專題負責人受到了中宣部約談的待遇,並被告知不要在這個基礎上往下做了,不能受社會報刊的畸行商業化影響而忘記了自己的本分。

藍述:好嘛!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有模稜兩可的政策,下面就有模稜兩可的對策。

路平:怎麼說呢?

藍述:這官方媒體處理這件事的辦法是,他既沒有讓皇帝穿衣服,他也沒有把那個孩子給抓起來,他呢基本上就是說,唉唷!我啥也沒看見。

路平:文章說,維權難、維權報導更難,要想得到實效,更是難於上青天,在民族主義情緒由狂熱而暴跌後,民粹主義已經形成了底層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再來一次文化大革命或乾脆盼中國全面內戰的不良心理在民間是迅速膨脹。

其中很重要的誘因,就是維權群體的艱苦維權不見效果,進而在社會極度不公正的情況下,使仇恨情緒日益加深,在社會處於可能的騷亂時期,幾乎無法排除維權力量參與騷亂的可能,但當局在合理解決維權問題方面,卻是既無好的政策可依靠,又無完善的法案,難道只靠封鎖消息來解決問題嗎?

藍述:好吧!這聽來聽去,我把這中宣部的密令是好有一比啊!

路平:怎麼說呢?

藍述:這就好比是《皇帝的新衣》裡面的那個皇帝,他在知道了他沒有穿衣服之後,把心一橫,說了,反正你們也看夠了,我呀,乾脆就不穿了,而且啊你們統統的都得給我閉嘴,誰也不准說你看到了皇帝的光光地。

(據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網上妙文》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網文選評】十七大口號辨析
【網文選評】不可思議的美國市長
【網文選評】中國特色「新聞民工」的不幸
中共高幹財產榜與作秀幹部十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