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选评】中宣密令:严控维权报导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3月17日讯】(希望之声《网上妙文》节目)坚持一党专政的中共,既要严密封锁消息,又怕落下把柄,有朝一日受到清算,所以偷偷摸摸传密令。一个统治集团已经虚弱到了这种程度,它的寿命还能长久吗?

联结收听
下载收听

路平:蓝述,告诉你一个秘密。

蓝述:唷!路平,今儿个怎么这么神秘,什么秘密?

路平:中宣部有一个密令,是严控维权方面的报导。

蓝述:喔,有这么个密令,从哪儿听来的?

路平:在《争鸣》杂志第三期上有一篇文章,它的题目是“中宣部密令:严控维权报导”,作者是仲布。文章在一开头他就说了,说中宣部发出密令,要求各大媒体不准擅自以做题材为由报导维权事件,对擅自报导的报刊,予以责任人警告等行政处分,直至吊销刊号。

蓝述:看来中宣部是要采取所谓的霹雳手段,彻底封杀一切与维权有关的报导。

路平:文章说,1月25日北京各大综合类媒体接到紧急通知,总编或主持工作的副总编按办公地点的所在区到指定的地点听取中宣部派员宣读密令,此举一改往日按专业对口,并由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传达中宣部圣意的办法。

蓝述:喔,这一回中宣部是亲自出面,对国务院看来都已经不放心了,非要直接把它的旨意传达到各个媒体。

路平:文章说,在“分片”听令会上,中宣部发出训令的官员对与会的人员讲了铁的纪律。

蓝述:铁的纪律,什么铁的纪律呢?

路平:其一,每个与会人员对外是严格保密,达到“只做不说”的程度。

蓝述:就是跟你传达的这个事儿只能去做,你还不能告诉别人你是从哪接到的命令。

路平:其二,传达密件当场阅读之后当场回交。

蓝述:就是说不能够给人留下任何的把柄。

路平:其三,回单位之后,以领导谈心的方式,对个别爱出风头的记者进行关怀式的教育,关怀教育方式没有任何具体所指,知情人表示,可能包括额外红包、延长带薪假期等等。

蓝述:明白了,所谓关怀教育,包括关怀和教育两个方面,关怀方面呢,就是用利益进行买通;所谓教育方面呢,那就是威胁加洗脑。

路平:文章说密令会的内容,除了严格限制维权报导之外,还有另外三项不准。

蓝述:还有另外的三项不准?

路平:一、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不得报导有关“改例为法”的提案或者言论。二、不准对环保维权做深度的报导,尤其记者与专家对话式的采访,能停的是一定要停。第三、不准炒作藉政改之名,行颠覆之实的个别人言论。

蓝述:这后两条还好理解,所谓对不准对环保维权做深度报导,那是因为环保现在已经是牵涉到家家户户的大问题,这个影响太大,所以中宣部要一律封杀。那所谓不准炒作藉政改之名,行颠覆之实的言论,也就是说中宣部现在已经明打明的说了,谁要谈论政改,那你就是在搞颠覆。可是这第一条我就不大理解,什么叫做“改例为法”呢?

路平:文章说其中“改例为法”是指一些人士指出,现行的新闻出版条例已经不适合中国新闻出版的现状,和市场化的要求,应当由全国人大立法通过新闻出版法来约束新闻行政权力,废除中宣部的太上皇地位。

蓝述:弄了半天这“改例为法”矛头是直指中宣部,怪不得中宣部坐不住了。

路平:文章说,至于个别人言论的问题,有中宣部官员透露,特别指的是贺卫方关于中共没有履行社团登记是非法组织的一系列法学论述。

蓝述:这说的也是啊,中国现而今任何的组织你都得去登记注册,你不登记注册它就说你是非法组织,而且即使你登了记了,注了册了,它也可以采用各种办法进行封杀。可是唯独中国共产党,它从来既不用到哪去注册,也用不着到哪登记,按照宪法的观点,既然又没有登记,也没有注册,它不就是一个非法组织吗?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耶!

路平:文章说,中央政法委已经在工作例会上三次讨论过逮捕贺卫方的方案,另据消息人士称对于先交枢机处而后交常委会的逮捕贺卫方的报告,习近平的批示为“不必交枢机处和常委会讨论,按程序由政府部门处理”,李克强做为见习的常务副总理代温家宝批示,“情况有待进一步了解,并加强沟通”。

蓝述:这习近平的话他可是可以做两种解释。

路平:哪两种解释呢?

蓝述:一种是法律有法律的程序,政府是执法部门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共产党没有注册,好吧,这回就去注册,要让胡总书记、胡哥拿着共产党的花名册、经费报表到民政部去办理注册。唉,你说这民政部敢接这个案子吗?

路平:我看这民政部不一定敢接这个案子。

蓝述:所以说这习近平的话还有另外一个意思。

路平:那是怎么说的呢?

蓝述:另外一个方面的意思就是政府部门还等着干什么,立马就把贺卫方抓起来给办啰!

路平:那么到底是哪一种意思呢?

蓝述:我想他当然是第二种意思,可是他又不愿意明说,给人落下一个知法犯法的把柄,所以这做为行政首脑的李克强他该怎么执行他这个指示呢?因此啊,他的批示就是“加强沟通”。

路平:文章说,李的批示大有学问,主语和宾语都不明确,是中央政法委和贺卫方加强沟通呢?还是中央政法委和政府部门(如公安和国安部)加强沟通呢?乃至于政府部门加强与贺卫方沟通?都不明确,或者是都包括了,但是,在非核心政治结构中,倘若主管意识型态的政治局常委不赞同中央政法委的报告,计划五一后奥运前逮捕贺卫方的方案,就将彻底流产。

蓝述:唉唷,路平啊,你听说过皇帝的新衣那个寓言故事吗?

路平:知道啊!

蓝述:在这儿,这贺卫方他就是那个《皇帝的新衣》那个故事里面,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那个孩子,在这个孩子指出了皇帝没有穿衣服之后呢,这皇帝身边的大臣他只能去做两件事。

路平:哪两件事呢?

蓝述:第一,他去把那个孩子的嘴给封了,但是这实际上是在告诉全世界所有的人,皇帝他没穿衣服。

路平:嗯,那还可以怎么办呢?

蓝述: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你得跟皇帝去说,叫皇帝把衣服给穿上,其后果还是让所有的人知道皇帝没穿衣服。这习近平呢既不愿意去抓那孩子,又不愿意让皇帝穿衣服,所以呢,他就来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指示;这李克强呢,他就乐得装糊涂,最后也来个模棱两可的批示是“加强沟通”,这中共党政官员之间的对话,它这里面奥妙多了去了。

路平:文章说一贯以敢言著称的《新京报》、《中国青年报》在中宣部的压力下,率先做出了内部明确规定,无论哪个记者或者哪个部门的负责人,一律不准接收维权材料,要找出合适的理由来回应社会。

比如《新京报》一名记者对一份十分完整的维权资料表示看好,但直言告诉交寄材料的人说,社里接到上面的命令,这一类的题材不能做。

又比如《中国青年报》一位部门负责人回答维权人士电邮呈递材料的借口,竟然是邮箱已满而无法接受;一向敢言的某大财团综合杂志也对中宣部的压力做出了妥协,通过各种管道对维权信息做出不处理、不反应的策略性安排。

比如声称总编现在不在国内,就是一直被中宣部视为嫡系的新华社一份周刊,也因在2008年1月10日第二期做劳资关系方面的系列报导,其专题负责人受到了中宣部约谈的待遇,并被告知不要在这个基础上往下做了,不能受社会报刊的畸行商业化影响而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蓝述:好嘛!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有模棱两可的政策,下面就有模棱两可的对策。

路平:怎么说呢?

蓝述:这官方媒体处理这件事的办法是,他既没有让皇帝穿衣服,他也没有把那个孩子给抓起来,他呢基本上就是说,唉唷!我啥也没看见。

路平:文章说,维权难、维权报导更难,要想得到实效,更是难于上青天,在民族主义情绪由狂热而暴跌后,民粹主义已经形成了底层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或干脆盼中国全面内战的不良心理在民间是迅速膨胀。

其中很重要的诱因,就是维权群体的艰苦维权不见效果,进而在社会极度不公正的情况下,使仇恨情绪日益加深,在社会处于可能的骚乱时期,几乎无法排除维权力量参与骚乱的可能,但当局在合理解决维权问题方面,却是既无好的政策可依靠,又无完善的法案,难道只靠封锁消息来解决问题吗?

蓝述:好吧!这听来听去,我把这中宣部的密令是好有一比啊!

路平:怎么说呢?

蓝述:这就好比是《皇帝的新衣》里面的那个皇帝,他在知道了他没有穿衣服之后,把心一横,说了,反正你们也看够了,我呀,干脆就不穿了,而且啊你们统统的都得给我闭嘴,谁也不准说你看到了皇帝的光光地。

(据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网上妙文》节目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网文选评】十七大口号辨析
【网文选评】不可思议的美国市长
【网文选评】中国特色“新闻民工”的不幸
中共高干财产榜与作秀干部十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