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部補助 落實國中小校外教學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文儀/台北報導〕在超市上數學課,到植物園上自然課,結合課程的校外教學,讓學習更活潑,卻有不少學校怕出事而不敢舉辦校外教學,教育部決定本學期起要求國中小落實各年級每年至少一次的校外教學,並訂定由近及遠的實施原則,例如國小低年級以在地社區及鄉鎮為主,高年級再擴大至鄰近縣市。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校外教學對學習有很大幫助,但很多學校、老師擔心危險或是怕事,乾脆就不辦。台北市等都會區多少還會辦,但其他地區差異性就很大,尤其是近年來發生幾起學生出遊車禍等意外後,似乎落實舉辦的學校愈來愈少。

每年至少一次 由近而遠

教育部指出,的確有部分教師或學校考量安全因素,對舉辦校外教學卻步,或是校外教學流於旅遊玩樂,因此已訂定「國民中小學辦理校外教學實施原則」及獎勵辦法,首度補助各縣市辦理校外教學,今年編列一千萬元,希望本學期起由各縣市整合資源,鼓勵老師帶學生走出校園上課。

教育部強調,校外教學應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中心,由近及遠辦理,例如國小低年級學生就以附近社區為主,避免舟車勞頓影響學習效益;然後逐步擴大範圍,國中學生就可以跨縣市安排至全國各地校外教學。

事實上,部分較常舉辦校外教學的學校,配合課程內容實施的教學效果及學生反應都很好。以台北縣蘆洲忠義國小為例,四年級學生在社會課學到老街,校外教學就安排學生以三到五班為單位,到台北市剝皮寮老街,讓學生打彈珠、跳房子、玩布袋戲;另外也到台北市立植物園認識自然課所教的各種植物。

低年級學生則到學校附近的全聯社上數學課,讓學生看著商品標價做加減。高年級學生在社會課認識救援機構,學校就帶著學生到創世基金會,幫忙做義工、對發票。

台北縣教育局指出,除了各校就近參觀公共機關,教育局也規劃了交通便利與課程相關的十八條路線,八里左岸的自行車之旅是最熱門的一條路線。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