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共在四川震後的媒體政策

【大紀元5月1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何平報導)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中國官方一改過去封鎖延遲報導真相的作法,允許媒體進行現場報導,互聯網上也充滿有關地震的消息和看法。是什麼使中國政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呢?

5月12號發生的四川大地震是中國30年來最嚴重的。官方媒體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報導,國務院總理迅速趕到現場指揮救災。官方也不斷發佈信息,更新在地震中死亡和仍被掩埋的人數。中國政府的積極態度,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馬克教授就此表示—

馬克:「當然應該支持這樣的態度,我覺得中國國內的人和世界的人民都關心中國內部的情況,更清楚了解,這樣當然是好事情。」

中國政府在這次四川大地震期間一改以往封鎖消息,掩蓋真相的作法,原因何在呢?在中國從事新聞工作的彭定鼎先生認為—

彭定鼎:「昨天,我在廣州和媒體界的朋友談了一下,談到了這件事情。實際上,中宣部是有禁令的,中宣部要求媒體不得擅自派記者到災區。大概這次大家集體地把這個禁令置之不理,這次不論是媒體還是因特網上的博客,大家不約而同地認為,人命關天,在這個情況下,就置中宣部的禁令於不顧了。

那麼,中宣部在受到大家對地震強烈關注的人道主義的壓力下,也不敢去制裁媒體和網絡。但是,現在官方對於救災的限制是非常嚴厲的,災區現在是被封鎖的。他們出於可以解釋的理由是,進入災區需要路條,是需要特殊批准的。很多慈善的捐贈物資和藥品事實上是進不去的。也就是說,這種思維定勢啊,就是希望一切都是由國家來做,對民間力量高度不放心,這種思維定勢還是很強大的。」

對於四川大地震期間,中國媒體和互聯網上活躍公開的信息交流,彭定鼎先生也發表了看法—

彭定鼎:「原來的一些網站該屏蔽的還屏蔽的。但是,因為救災這個事情,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出謀劃策,這是出自人的最基本的良知了,所以,網上普遍討論怎麼救災更加有效,更加迅速。中國各個大媒體都是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或者至少一半篇幅,那麼,中宣部現在大力組織自己的官方媒體去報導如何如何的救災有成效,而不是突出報導損失的慘重,已經引起一些網友的批評了。

事實上,昨天在廣州的媒體的一個研討會上,大家也認為收緊的過程這兩天也該出現了。也就是說,緊急救災的72小時 或者更長的一個星期的窗口期,這個窗口時間關閉之後,中宣部就會有一些措施,收緊對媒體的控制。」

據官方新華社星期四的報導,四川大地震爆發以來,中國公安部門已在河北、遼寧、安徽等11個省市,對涉嫌在互聯網上發佈地震信息的17人進行了查處和行政拘留。也有網民抱怨,他們在網上發表的質問批評政府救災不及時,遲遲不允許外國救援隊救助的文章被刪除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黃慈萍:國際媒體不應為中共政權所誤導
四川災區有水庫決堤風險疾病威脅
許多一胎化子女因川震喪生  父母多加重自責
貴州母親走千里映秀尋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