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瑾:走出「醬缸文化」是對柏楊的最好懷念

力瑾

人氣 61
標籤: ,

【大紀元5月3日訊】4月29日凌晨,柏楊先生終於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程,駕鶴西去。對柏楊的逝世,許多人都寫了感想文章。有人為柏楊「生於威權、死於民主,並且親身參與到從威權到民主的轉型」而欣慰;有人為「我們依然沒有走出柏楊所定義的那個『文化醬缸』」而深感遺憾。不管是欣慰,還是遺憾,大家一致的意見是:不需悲傷、悲痛。89歲高齡而逝,又加上「生於威權、死於民主」,確實沒有什麼好悲傷、悲痛的了——不管是對他個人,還是對他的家人。幻想長生不老,在科學發展的今日,想來是不會再有什麼市場了吧,幻想長生不老的鬧劇發生在秦始皇時期才是合適的。可恨的是我們大陸的河南鎮平縣原政協副主席吳天喜,會在今日發瘋似的深信「采陰補陽」可以延年益壽、官運亨通,而無恥地強姦了36名少女(這是警方的數字,民間流傳的數字則更加驚人。受害少女年齡主要分佈於12歲至16歲,這些少女都是吳花錢僱人物色或綁架來的。)

實現了民主的彈丸之地台灣,我不知道今日有沒有像大陸吳天喜這樣貨色的人渣,不知道如果有這樣的人渣,是否會像我們這兒一樣,能夠在數年時間傷害了那麼多女學生,居然「一帆風順」,我更不知道這樣的人渣在民主社會裡能不能做到長期擁有「全國人大代表、鎮平縣政協原副主席、鎮平縣賈宋食品系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總經理」這樣的光輝燦爛的頭銜。我知道的只是:柏楊死了,被柏楊所痛恨的「醬缸文化」,在我們大陸依然存在,仍舊聲勢不減當年。迷信采陰補陽之術,喪盡天良地強姦女生的61歲的「鎮平首富」吳天喜的存在,即是一個最好的明證。有人將吳天喜與過去的「惡霸地主」(之所以加了引號,是因為這樣稱呼是受了我們正面報導的新聞輿論的毒害)劉文彩比較:「這個吳天喜簡直比劉文彩還劉文彩,人家「劉地主」好歹還有點羞恥感,只是喝奶媽的奶。可「吳首富」倒好,利用自己手中的職權和資源,將魔爪肆無忌憚地伸向了無辜的少女,光天化日之下,就敢「綁架」看中的女生,然後為自己采陰補陽。這種「膽識」、這種「氣魄」、這種手法,連劉文彩恐怕也要望塵莫及。」(廣州日報:《流氓首富何以為所欲為》)

在這種意義上來講,柏楊的逝世應該是有悲傷、悲痛的。作為一個炎黃子孫,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寫了《醜陋的中國人》,以批評中國和中國人而出名的反威權者,卻只能在台灣這樣的彈丸之地苟且偷生,而不能在更大的範圍內——即包括大陸在內的整個全中國——施展自己平生的抱負,怎不是一件值得悲傷、悲痛的事呢?

台灣民主的成功實踐,只能是使柏楊等先輩們稍感欣慰的安慰,因為台灣民主的成功實踐說明了一個道理:我們華人,絕不是劣等人,絕不是永遠不能實行民主政治的劣等人!是的,在今日,我們可以非常肯定地指出:永遠學不會民主政治的民族,是劣等民族;永遠學不會民主政治的族類,是劣等族類;永遠學不會民主政治的人,是劣等人!這樣的民族,這樣的人,是沒有什麼前途和未來可言的,迎接他們的命運只能是被時間歷史所無情地淘汰,湮沒在浩瀚的歷史煙雲中。

「民主自由是台灣最珍貴的資產,我們生活在其中,平常也許感覺不到,但是一旦到了關鍵時刻,民主自由展現的力量是很大的。我們今天晚上開票的過程,全世界、亞洲,全部都在轉播,大家都在關心,為什麼,因為華人世界,只有台灣,能夠在民主的發展上達到這樣一個境界。我們的民主,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還有許多必須要排除的缺點,但是,幾千年來的華人社會,只有台灣能夠在這麼小的地方,卻走的這麼遠。」今年3月,馬英九勝選,他在演講中說的話,震撼人心,振聾發聵。

是的,走出柏楊所痛恨的「醬缸文化」的唯一坦途,就是馬英九說的「民主自由」。結束威權政治,實現社會轉型,走上「民主自由」的現代文明之路,這是柏楊走後,一切愛柏楊尊敬柏楊懷念柏楊的正義人士,都應該積極努力去爭取的。

中國要真正崛起,就一定要走出「醬缸文化」;中國要真正和諧,就一定要走出「醬缸文化」;中國要真正成為大國,就一定要走出「醬缸文化」;中國要真正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定要走出「醬缸文化」。只有當中國真正走出了「醬缸文化」的那一天,中國才是一個可愛、可親的中國,才是一個值得大家去愛、令大家感到驕傲和自豪的中國。

走出「醬缸文化」是對柏楊的最好懷念。每一個國人同胞,努力爭取各自的自由吧,爭自己的自由,就是在爭國家的自由;爭自己的自由,就是在掙脫國家的「醬缸文化」!

──轉自《力瑾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人權作家柏楊病逝 享壽89歲
柏老長眠 作品人間流轉
柏楊五段婚姻 香華才是對的人
結褵30載 妻:柏楊應無牽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