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瑾:走出“酱缸文化”是对柏杨的最好怀念

力瑾

人气 61
标签: ,

【大纪元5月3日讯】4月29日凌晨,柏杨先生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程,驾鹤西去。对柏杨的逝世,许多人都写了感想文章。有人为柏杨“生于威权、死于民主,并且亲身参与到从威权到民主的转型”而欣慰;有人为“我们依然没有走出柏杨所定义的那个‘文化酱缸’”而深感遗憾。不管是欣慰,还是遗憾,大家一致的意见是:不需悲伤、悲痛。89岁高龄而逝,又加上“生于威权、死于民主”,确实没有什么好悲伤、悲痛的了——不管是对他个人,还是对他的家人。幻想长生不老,在科学发展的今日,想来是不会再有什么市场了吧,幻想长生不老的闹剧发生在秦始皇时期才是合适的。可恨的是我们大陆的河南镇平县原政协副主席吴天喜,会在今日发疯似的深信“采阴补阳”可以延年益寿、官运亨通,而无耻地强奸了36名少女(这是警方的数字,民间流传的数字则更加惊人。受害少女年龄主要分布于12岁至16岁,这些少女都是吴花钱雇人物色或绑架来的。)

实现了民主的弹丸之地台湾,我不知道今日有没有像大陆吴天喜这样货色的人渣,不知道如果有这样的人渣,是否会像我们这儿一样,能够在数年时间伤害了那么多女学生,居然“一帆风顺”,我更不知道这样的人渣在民主社会里能不能做到长期拥有“全国人大代表、镇平县政协原副主席、镇平县贾宋食品系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总经理”这样的光辉灿烂的头衔。我知道的只是:柏杨死了,被柏杨所痛恨的“酱缸文化”,在我们大陆依然存在,仍旧声势不减当年。迷信采阴补阳之术,丧尽天良地强奸女生的61岁的“镇平首富”吴天喜的存在,即是一个最好的明证。有人将吴天喜与过去的“恶霸地主”(之所以加了引号,是因为这样称呼是受了我们正面报导的新闻舆论的毒害)刘文彩比较:“这个吴天喜简直比刘文彩还刘文彩,人家“刘地主”好歹还有点羞耻感,只是喝奶妈的奶。可“吴首富”倒好,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和资源,将魔爪肆无忌惮地伸向了无辜的少女,光天化日之下,就敢“绑架”看中的女生,然后为自己采阴补阳。这种“胆识”、这种“气魄”、这种手法,连刘文彩恐怕也要望尘莫及。”(广州日报:《流氓首富何以为所欲为》)

在这种意义上来讲,柏杨的逝世应该是有悲伤、悲痛的。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写了《丑陋的中国人》,以批评中国和中国人而出名的反威权者,却只能在台湾这样的弹丸之地苟且偷生,而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即包括大陆在内的整个全中国——施展自己平生的抱负,怎不是一件值得悲伤、悲痛的事呢?

台湾民主的成功实践,只能是使柏杨等先辈们稍感欣慰的安慰,因为台湾民主的成功实践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华人,绝不是劣等人,绝不是永远不能实行民主政治的劣等人!是的,在今日,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指出:永远学不会民主政治的民族,是劣等民族;永远学不会民主政治的族类,是劣等族类;永远学不会民主政治的人,是劣等人!这样的民族,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前途和未来可言的,迎接他们的命运只能是被时间历史所无情地淘汰,湮没在浩瀚的历史烟云中。

“民主自由是台湾最珍贵的资产,我们生活在其中,平常也许感觉不到,但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民主自由展现的力量是很大的。我们今天晚上开票的过程,全世界、亚洲,全部都在转播,大家都在关心,为什么,因为华人世界,只有台湾,能够在民主的发展上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我们的民主,还有很多改善的空间,还有许多必须要排除的缺点,但是,几千年来的华人社会,只有台湾能够在这么小的地方,却走的这么远。”今年3月,马英九胜选,他在演讲中说的话,震撼人心,振聋发聩。

是的,走出柏杨所痛恨的“酱缸文化”的唯一坦途,就是马英九说的“民主自由”。结束威权政治,实现社会转型,走上“民主自由”的现代文明之路,这是柏杨走后,一切爱柏杨尊敬柏杨怀念柏杨的正义人士,都应该积极努力去争取的。

中国要真正崛起,就一定要走出“酱缸文化”;中国要真正和谐,就一定要走出“酱缸文化”;中国要真正成为大国,就一定要走出“酱缸文化”;中国要真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走出“酱缸文化”。只有当中国真正走出了“酱缸文化”的那一天,中国才是一个可爱、可亲的中国,才是一个值得大家去爱、令大家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中国。

走出“酱缸文化”是对柏杨的最好怀念。每一个国人同胞,努力争取各自的自由吧,争自己的自由,就是在争国家的自由;争自己的自由,就是在挣脱国家的“酱缸文化”!

──转自《力瑾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人权作家柏杨病逝 享寿89岁
柏老长眠 作品人间流转
柏杨五段婚姻 香华才是对的人
结褵30载 妻:柏杨应无牵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