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他生日:回歸古典的畫家-普桑

見晴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6月14日訊】普桑(Nicolas Poussin)於1594年的今天6月15日出生於法國諾曼,是第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

青年時的普桑曾向兩位畫家學習,分別是康坦‧瓦蘭(Quentin Varin)與儒佛內(Jouvenet)。由於對繪畫的熱愛,以及為了拓展藝術視野,他來到巴黎,在這期間他受拉斐爾的古典畫風影響很深。
當時他普桑覺到法國藝術正處於世代交替、青黃不接的時期:傳統的師徒制已漸漸式微,但學院體系卻尚未成熟。

17世紀初期的歐洲正處於強調動態、色彩、戲劇性效果的巴洛克時期(Baroque),但普桑對於華麗但缺乏深層內涵的作品卻沒有太大的興趣。真正吸引他的是古典、穩重、寓意深遠的文藝復興藝術。這一特點在他年輕的時候便有跡可循,普桑看到一位數學家朋友的收藏,那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米開蘭基羅(Marcantonio)。他努力模仿這些義大利前輩的雕刻作品,這些作品激起了普桑前往義大利學習的強烈意願。

一直到三十歲(1624年),多年的夢想終於在義大利詩人馬利諾 ( Marino)的協助下有了實現的機會。
普桑剛到義大利時受巴洛克風格影響較大,後來逐漸走向秩序、穩定、理性的古典風格。他的轉變是為了讓繪畫傳達出人類的永恆課題,他認為繪畫必須有道德的意涵,並且從結構上表現道德的知性內涵。這個理念使得繪畫免於淪為浮誇的裝飾,而有了精神層面的價值。他的代表作《阿爾卡迪的牧人》就是此時畫出來的。

普桑的作品尤其受到法王路易十四的喜愛,路易十四在普桑死後二十年大量收藏他的畫作,是以雖然普桑前往義大利後只有短時間回法國替路易十三工作,但羅浮宮卻收藏著許多普桑的作品。
1648年,法國的王家繪畫暨雕刻學院成立了,這也是法國藝術邁向學院體系的濫觴。在主政者路易十四的推動下,古典、理性的繪畫風格使法國走出一條有別於歐洲其他地區繪畫的路來。一直到十八世紀,從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的作品中,我們仍可以看到普桑深遠的影響。

十九世紀至今,從印象派發展後來的現代、後現代藝術,不斷顛覆再顛覆的操作創作理論,已讓創作者走向窮途末路。「藝術家」為了創作,為了與前人不同,什麼方式都嘗試,不但極醜的、陰森的,甚至荒謬的、恐怖的內容都成為創作題材,而且標榜為「創新」視之為「前衛」,對傳統藝術精髓則不在用心琢磨。

其實當初被現代潮流全盤否定的西方學院派藝術,不僅在技巧上有著完整的訓練方法,在精神上更具有普世的道德價值,向正統的學院派藝術回歸,似乎才是人類可長可久的藝術之路。@*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安妮的日記》是大家所熟悉的一本書,書中的主人翁,同時也是作者安妮‧法蘭克生於1929年的今天6月12日。

    安妮是個猶太少女,原本居住於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下令屠殺猶太人後,法蘭克家族避難遷至荷蘭阿姆斯特丹。1940年5月,德軍佔領荷蘭,新成立的親納粹政府也開始迫害猶太人,安妮家庭只好躲避於父親公司的「密室」。

  • (邢天佑之友募款晚會新聞稿)為支持新州第七選區聯邦眾議員華裔獨立參選人邢天佑,新州華裔民眾分別在6月7日和8日在新州桑莫塞Ramada Inn和位於22號公路的玉蝶軒粵菜館舉行募款餐會。兩場參加人數達到250人,共募得個人捐款三萬多美元,其中包括友情拍賣新州著名油畫家周勇所捐的油畫《藍鳥》、 金石畫家樓建飛所捐的水墨畫《江南春早》和博士生畫家周士凌的兩幅書法作品所得共四千多美元。再次顯現新州兩岸三地華人團結一致,共同支持我們華裔的優秀代表邢天佑進軍國會的同胞之情。
  • 談到日本劍術,大家可能就立刻聯想到宮本武藏,他的傳奇故事至今仍是膾炙人口。人稱「日本劍聖」、「不可戰勝的武士」的宮本武藏,於西元1584年,即天正12年,出生在岡山縣英田郡宮本村,幼名為辨助(弁助、弁之助),年少時向父親新免無二齋學習當理流兵法,之後沒有再師事他人,而是自行習煉劍法。
  • 文藝復興的古典風格達到了高峰之後,宗教革命的衝突與激情,權勢之間的競爭與豪誇,孕育出一顆畸形而碩大的珍珠——巴洛克。
  • 小漢斯‧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十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裡,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一年四季,天道循環。從二十一歲那年起,我的四季循環中多了一季特別的存在——神韻季。第一次邂逅神韻是在渥太華,那天我遲到了。看到的第一個節目是精忠報國。大幕揭開,我的眼淚跟隨而下。
  • 歷史上的今天,徐悲鴻:生命本是天上來,卻撒彩墨在人間。得失去留只一念,重返畫中神仙卷。
  • 提起杜莎夫人,人們很自然地會想到蠟像館。的確,她的一生跟蠟像有著不解之緣,命運多舛,她的坎坷經歷又締造了她的傳奇。是什麼原因使她開始學習製作蠟像?她又是怎樣與法國王室結緣?她最恐怖的經歷是什麼?她又為何背井離鄉遠赴英國?第一個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