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子喬:笑容‧自信‧撒可努

羊子喬

人氣 6

【大紀元6月5日訊】記得一九九九年有一次從南投回台北,詩人林建隆用車子載我到唭哩岸〈石牌〉一家餐廳吃飯,他特別提到餐廳的老闆是一位原住民警察開的,而他就是以《山豬‧飛鼠‧撒可努》〈一九九八年出版〉一書飲譽文壇的年輕作家。想不到在撒可努介紹之下,才知道他的牽手是我們西拉雅族的族人,於台南縣大內鄉頭社出生,那是少數還保留西拉雅族夜祭的部落之一,他們夫妻皆充滿自信,讓我備感親切,尤其撒可努的臉龐,笑容燦爛,外表圓潤俊秀,討人喜歡。

獲巫永福文學獎肯定

二○○二年詩人節,我幫國立台灣文學館籌備處策劃「詩與歌的對話」活動,特別安排一個原住民節目的演出,邀請阿道‧巴辣夫及亞榮隆‧撒可努等人表演詩劇《年祭的頭一天》,在藝文夜談時,以茶酒佐詩,可說對撒可努又有深一層的認識,尤其他在《山豬‧飛鼠‧撒可努》一書中,對於生活在山林中的原住民有深刻的描繪,他特別提到父親對他的影響,因為父親曾說過:「獵人的孤獨和寂寞,是精神和力量的最大來源;兒子,你要學做一個好獵人,就要學會﹃等待﹄的耐性。」讓撒可努知道在獵人學校,這是必修的課程。在《山豬‧飛鼠‧撒可努》書中,他又描繪了飛鼠、山豬、猴子這些山林動物,把牠們擬人化,甚至於當人來看待,因此處處妙趣橫生,顯得生動逗人。書中也探討身為原住民對於自我認同的重要,以及原住民沒有很好的教育環境,讓他們能夠去思考自救之道;如果文化和教育互相支持,傳統和現實相互尊重,認同才會開始萌芽。撒可努對於原住民生存的反思,獲得文壇的肯定,二○○○年榮獲巫永福文學獎,而書中的一篇文章,被收錄在國中教材。

用生命體驗自然的父親

另外,在二○○二年所出版的《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這本書出處來自撒可努父親,而他只是記錄的人,記錄了用生命去體驗自然的父親,如何以一種「感受」的語言跟自然交談,而他將交談的語言寫成文字。如同謝世忠教授在推薦序所言:「《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一書,點燃了瞭解部落生態文化和獵物文化之機,也促使閱者在會神靜讀之際,直奔炙熱與酷冷交織的高山獵場。」因此,今年母親節我們一行九人,直奔太麻里的隔壁」拉勞蘭〈香蘭〉部落,來一趟排灣族之旅。我們不但目睹他們青年會所的迎賓儀式,也跟著撒可努一齊體驗山林生活,同時也跟撒可努父親「該洋」暢談,印證書中該洋所說:「自然現象是一種警訊,獵人要有看穿、預知危機的能力;要看得出、聞得到,並且有效的判斷,才是獵人最深的學問。而狩獵的過程,能夠強化心思和身體的敏銳度,也是一種將身心合而為一的訓練;將自己隱藏〈融入〉在大自然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與自然相互的節奏和律動。」書中撒可努特別敘述他如何跟著獵人父親,躲在草叢中窺視打里古飂〈雲豹〉、山羌、水鹿,又如何同父親回到排灣族的傳統獵場,去認識山豬家族的生活。同時也體會父親的獵人守則:「如果人類再不節制自己貪婪和私利的心態,不斷的濫殺濫伐,必將耗損自然、滅絕所有動物。哪裡有獵人天天打獵,不用休息、睡覺?如果是這樣的獵人,大自然也會要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總有一天,他的身體將被自然所取走。」因此,撒可努創辦了獵人學校,這個學校是透過他的書寫,傳遞的是與自然共存的準則,與自然共處的智慧,是天、地、我一體的最高思維!

凝聚部落的用心

在撒可努的獵人學校特別強調好獵和善獵是不一樣的,好獵是屠獵,善獵就是生態平衡;獵人透過狩獵的過程,把獵物帶回家,這必須是一種分享;有時候他打獵他不一定要吃,他可以把獵物拿給家裡沒有男人的家庭〈他們家沒有獵人〉,或者是給老人家。他們就是透過分享和共享制讓部落達到某一種程度的凝聚。

亞榮隆‧撒可努漢名:戴志強,一九七二年出生於台東太麻里拉勞蘭部落,喜歡外公的大海、祖父的山,而崇拜獵人父親,原本是保一總隊隊員,二○○○年調回故鄉,擔任森林警察,開始籌辦獵人學校,於寒暑假舉辦營隊活動,還不斷受邀到各級學校社團演講。二○○八年榮獲中央通訊社所舉辦的「台灣十大潛力人物」,接受當時的呂副總統公開表揚。由於他笑容常開、充滿自信,讓人深信百步蛇的後裔」排灣族,永遠不會消失。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組圖:苗族風情
巴西與世隔絕原住民曝光
青年學子活力四射迎聖火
台灣千年茄冬神木  宛如古老智者守護排灣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