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陸客變過客 商家嘆錢歹賺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宣弼、凌美雪、游太郎、謝銀仲、丁偉杰、蔡宗憲/連線報導〕台灣正式開放一般中國觀光客來台旅遊,但是不僅一天三千人的樂觀目標落空,本報記者實地調查各主要觀光景點,發現陸客消費力也似乎不如預期。

故宮:看的多買的少

故宮是陸客必到之處,暑假期間,故宮週末參觀人次幾乎都破萬,不過,日客還是佔大半。故宮展場人員說,中、日、韓旅客都是亞洲臉孔,但只要談話音量變大,大約就可肯定是陸客。

故宮禮品部日營業額約五、六十萬,18日陸客團造訪,營業額明顯成長到破百萬,上週末業績平均成長約一到兩成,其他日子差別不大。

禮品部人員觀察,陸客會看的不一定會買,會買的就不會小器,有名陸客單筆五萬元買下一件相當小的雕刻品搔背羅漢;日客則較喜歡買故宮授權作的點心禮盒,每次出手可能就有台幣三、五千。至於推出「翠玉白菜」等國寶宴的故宮晶華則表示,目前未有任何陸客訂餐,陸客商機還未展現。


參觀故宮行程後,僅有少數陸客購買紀念品,而且消費金額也不多,反而是歐美與日本旅客購買總金額較高。//自由時棒

一○一:只到觀景台參觀

台北一○一公關部表示,觀景台的遊客平日二千五百至三千人次,假日則有近五千人次,外國旅客佔四成,其中日客又佔八成,平均一天就有九百名日客;開放迄今只有七百多名陸客到觀景台參觀,人數有明顯落差。且由於陸客團進團出,多數只在觀景台買紀念品,整個商場業績並沒成長。

太魯閣:消費力遠低於日客

花蓮太魯閣被中國觀光客列為指定必遊景點,但觀光業者擔心日本觀光客不願和陸客同行同住,會產生排擠效應。以藝品館為例,商家為避免影響日客購物意願,甚至分出日客與韓客賣場,和中國客做區隔。

住宿方面,陸客團多住宿三星級飯店,日客則非五星級不住,價差一倍以上,如在同家飯店,有的還會隔開樓層;餐廳部分,陸客常要求俗擱大碗,每桌多在二千元內,日客則在五千元上下。

阿里山:僅少數商店獲利

阿里山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廖景泰則說,新政府全面開放陸客來台後,中國客普遍只在阿里山短暫停留,好像「蘸醬油」,加上觀光局限制團客只能到「品保購物標章」商店購物,僅少數商家獲利,商機並不大。有茶葉商家則說,少部分闊佬一出手就是幾萬元,但只砍價不買的「奧客」也不少。

墾丁:一人平均消費三百

最南端的墾丁商家原本很期待陸客提振地方消費,但目前看來令人失望。鵝鑾鼻風景區內十餘家寶石特產店多搖頭苦笑,一名王姓業者說,陸客購買力並不高,一團常只兩、三人購買小飾品或紀念品,一人平均兩、三百塊,上千元的寶石、貝殼乏人問津;墾丁一名特產店業者直言:「暑假還是得靠台灣客捧場,自己同胞的消費力最高,不敢冀望中國客啦!」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