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伊甸高市早療兒童到宅療育有成 受好評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7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二十二日電)伊甸基金會高雄市服務中心2004年起承辦高雄市到宅療育服務,至今已有超過兩百五十戶家庭接受到宅療育,不但使早療兒童獲得適切訓練而有明顯進步,家長也學得在家自療方法,讓家長更加有信心讓孩子接受早期療育。

兩歲半的「豪豪」口中卻只能含糊地發出「咿、咿」的單音,且需要媽媽牽著雙手才會走路,大部分時間都只能拖著屁股在地上爬。

「豪豪」胎兒期就被診斷出橫隔膜破洞,導致胃穿過橫隔膜長在背上,因此他無法由嘴巴進食,但「豪豪」的媽媽仍決定生下他,「豪豪」出生後更出現頸椎融合及先天性高位肩胛骨,肩膀以上幾乎無法動彈,一出生就住進加護病房五個月。

「豪豪」迄今已動過四次刀,頭一次將橫隔膜兩側的破洞補好,卻造成中間拉扯產生破洞,後來三次也因腸道沾黏無法進行手術,連有十幾年經驗的長庚醫師都說沒碰過這麼棘手的個案。

「豪豪」的媽媽苦笑說,孩子剛出院,看我們父母像陌生人一樣,反而把醫生護士當爸媽。

她表示,剛開始她並沒有早期療育觀念,只想先把孩子照顧好,每天五次、每次持續一小時的灌食,讓她跟先生幾乎無法入睡,看著「豪豪」一直以拖著屁股的怪異姿勢在地上爬行,口中偶爾發出無意義的單音,心裡雖不捨卻不知道該怎麼幫他。

她說,直到幫「豪豪」辦理身心障礙手冊的過程中,透過社工接觸伊甸基金會的到宅療育服務,才讓她對「豪豪」的未來重燃希望。

「豪豪」的情況經社會局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由伊甸高雄市服務中心提供到宅療育,教保員林吟靜為「豪豪」個別規劃為期五個月的課程,每週五下午一時到二時,她帶著各式教具到「豪豪」家陪他練習。

林吟靜說,零至六歲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六歲以後所需要的時間是十倍以上。「豪豪」雖只是輕度發展遲緩,但因身上多重疾病影響,導致他在語言、肢體上治療的時間需要更長,好在「豪豪」有個很堅強的媽媽,不僅積極配合療育課程,還會自己上網幫「豪豪」買早療用教具,平時也會幫他訓練,讓「豪豪」短短五個月內,就能靠自己的力量站立、走路。

她又說,雖然「豪豪」現在只能搖搖晃晃的走五、六步,但是未來銜接進入早療機構後,相信「豪豪」很快就能恢復正常。

伊甸基金會高雄市服務中心主任蘇旆玉指出,過度的保護反而阻礙了小朋友的正常發展,高服中心從事早療服務已超過十年,在服務的過程中,發現許多育有零至三歲遲緩兒的父母,因擔心小朋友的健康問題,加上對早期療育的觀念不了解,延誤了接受早療的黃金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