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書坊介紹網上購書 唐藹邦談《亞裔德州人》

人氣 7

【大紀元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沙休斯頓報導)臺大校友會於8月9日(周六)下午在首都銀行二樓社區服務中心舉辦座談會《 談文說藝話讀書》,邀請蕭邦藝文基金會董事長戴建民及蕭邦藝文書廊館長鮑鍾玉英介紹圖書館由來,并由采風書坊負責人劉毓玲介紹網上購中文書,華裔青年作家唐藹邦(Irwin Tang)介紹新書《亞裔德州人—我們的歷史和生活》。

蕭邦藝文書廊成立兩年來﹐不僅為社區提供了很多關於健康等方面的好書﹐更經常組織座談會﹑藝術欣賞活動﹐讓僑社有更濃厚的藝術氛圍﹐而其中首都銀行總經理﹑蕭邦藝文基金會董事長戴建民和館長鮑鍾玉英都付出了很多心力。

劉毓玲負責采風書坊十多年。她說自己非常了解華人從臺灣買書的困難。在臺灣,書的壽命很短,新書在一周內沒有被讀者發現就會離開書架,因此經常漏失好書。網上書店的書可以保留很久,不但種類繁多,更可以找到許多讀者懷念的舊書,尤其是絕版的暢銷書,例如小說《藍與黑》等。

現在她已經完成網上的中文書店,網址為:www.ChineseBookOnline.com,歡迎大家好好利用。今年的暢銷小說很多是翻譯的,故事性很強的有《我在雨中等你》,是用狗的眼睛來看人的世界。《胡雪巖》引起很多爭論,武俠小說有《天關雙俠》,作者被稱為香港的女金庸。

散文有李家同的《故事六十八》、龍應臺的《目送》,龍應臺寫給兒子的《親愛的安德烈》也很受歡迎。還有財經、健康、養生、食譜、政論、兩性家庭婚姻、旅遊等等。

唐藹邦的母親應寄琴是臺大校友。他用英文寫作,已經出版了四本書。《亞裔德州人—我們的歷史和生活》(Asian Texans: Our Histories and Our Lives)最近出版,是他在發現自己不是黑人,而是亞裔之後,研究亞裔在德州的歷史,所編輯出版的新書。

唐藹邦用《為求得尊嚴在地上、地下和空中的掙扎》做為書的副標題,因為有一段時間華人確實是被迫住在地下的。

他從中國鐵路工人從加州受雇,代替黑人到德州農場工作說起,到菲律賓人因幫助美軍在太平洋打仗,戰後隨美軍回美,入籍美國,日本人攜帶財富、工人來德州買地種稻米,因而把稻種傳來美國,直到泰國、越南、柬埔賽、印度等國人士在休斯頓扎根為止。

文章中提到華人在德州沒有居住權,被迫轉到美墨邊境的地下居住,地下有店鋪、居家、道路等等。後來在美墨戰爭時因為華人自動替美軍提供食物、洗衣服及各種幫助,替他們做勤務兵的工作而獲得在德州的居住權,由地下轉到了地上。他們的婚姻對象是黑人和墨西哥人。二戰後美國允許華人入籍,從1950年以後亞洲的女人才真正來到德州,與華人結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臺大校友會歡迎新校友餐會
臺大校友會7月12日舉行野餐會
采風書坊年度書展開幕
西南區國慶日活動「Liberty Fest」6/30隆重登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