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文明科技四千年巡迴展 漢簡許願樹受歡迎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志達中興新村採訪報導)為了讓在學術殿堂研究的古代文明,能夠藉由現代科技橫跨時空走入人群,給一般民眾看得懂,一場名為「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的全國巡迴展南投區展覽,9日在中興新村的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舉行開幕記者會,由親臨現場戶外教學的國小學生興高采烈的參與反應來看,在10月31日前的展覽期間,肯定是南投地區民眾親子同遊、來一趟知性之旅的好去處。

這項巡迴全台七個城市的展覽,是由創立80週年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策展,內容根據中華文明記載傳承方式的演替,以「口語傳播」、「文字的產生」、「紙張的發明」、「印刷術的發明」、「攝影術的誕生」、「電腦的發展」和「知識的年代」七大主題呈現。經由現場多媒體的互動、感官的體驗,以及歷史物件的展示說明,參觀者得以從更貼近現在生活情境的方式,回顧人類工藝及美學積累的成果。

現場吸引最多中興新村地區光華、光榮國小學生參與的,就是一棵「漢簡許願樹」。學生們把對自己的祈願與他人的祝福,書寫在尺寸形式同於2000年前中國漢朝時記載文字的木簡上,然後掛在許願樹上,才開幕不久,這棵許願樹上便已掛上滿滿的祝福。策展單位表示,在前幾站的巡迴中,「漢簡許願樹」以及漢代石刻畫像拓印,都很受民眾青睞。


古文物圖案拼圖也很有趣。(攝影:陳志達/大紀元)

現場還有紀錄著三、四百年前清朝康熙傳位給雍正皇帝的詔書,還有科舉考試殿試後的金榜文書,藉由數位典藏科技應用,也完整的展示在眾人眼前,讓人可以親眼瞧一瞧當年正史與民間傳說歧異間的歷史見證。

此項計畫主持人李宗焜博士表示,這項特展呈現了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機構計畫歷時七年來的重要成果。這些年來,研究院方面希望「學術研究不能以在學術殿堂自我滿足就算達成任務」,希望能深入淺出的讓更多人了解,所以他們決定走出南港、走出台北,而民眾的參與也給了這項做法熱烈的回應。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館長謝嘉梁致詞表示,他們樂於將這些饒富教育意義的各項展覽訊息,結合在地社區、學校一同來參與。與會的里長、校長們也都表示贊同並以行動具體支持。展覽地址在: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2號,洽詢電話:049-2316881轉分機307林先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