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飲鴆止渴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15
【字號】    
   標籤: tags:

霍諝,東漢人,從小就顯露不凡的才氣,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十五歲那年,有人誣告他的舅舅宋光,說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詔書,於是被捕入獄,在牢中遭到嚴厲的審問拷打。

於是霍諝寫了一篇奏記為他申辯,其中有一段寫到:「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穩順利,現已位居地方首長的高位,來日可能被徵聘入朝,而且他的品格也沒有什麼缺失。這樣的一個人,即使對於皇上的詔書有所疑慮,也會採用一種穩當的方式來解決,怎麼可能冒著死罪私下更改詔書?這樣的行為就像是一個飢渴的人,去吃有毒的附子來止饑,喝毒酒來止渴,食物還沒進到肚子裡人就死了,所以不可能有人這樣做啊!」大將軍梁商看了以後,便上書為宋光脫罪,霍諝也因此而顯露名聲。

後來「飲鴆止渴」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只求解決眼前困難,而不顧將來更大的禍患。

──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平原君準備了千兩黃金以祝壽名義送給魯仲連。
  • 韓信死前,很感歎的說:“真恨自己當初怎麼不當機立斷採用蒯通的計謀呢?”
  • 後來,翟公又官復原職,賓客又像以往上門巴結奉承。這一失一得之間,讓翟公看透了人情世故,認清了這世態炎涼。
  • 漢代初年有一位叫季布的人,他樂於助人,很講信用,凡是答應過的事,一定會設法辦到。
  • 馬援上稟要帶兵出征,皇帝說:「你年紀太大了吧!」馬援道:「我雖然六十二歲了,但還能披甲上馬,不能算老啊!」
  • 當時的獄吏田甲對他百般羞辱,韓安國非常憤怒,對田甲說:「已經熄滅的灰燼,難道不會再有燃燒起來的一天嗎?」
  • 靠近邊塞的地方,住著一個精通術數的老翁,能知過去和未來。
  • 我一直認為這是非常困難不容易達成的事,沒想到耿將軍如今竟達到目標了,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 珠蚌突然遷移到別處,導致合浦郡再也不能生產珍珠,因而路上到處都是因為飢餓而死的人。
  • 做為一國的皇太后,我身穿粗布雜絲做的衣裙,日常飲食不求美味,身旁的侍者,也沒有人佩帶熏香的飾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