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北大像個收房丫頭

五嶽散人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訊】北大又出新聞。某位網友在網上發帖爆料說,北大經濟學院的學生當中,有兩位學習名次墊底、多門功課不及格的學生將榮幸的成為保送研究生。這倒不是北大那種兼容并包的精神在現代的復活,而是兩位學生分別是黑龍江某地級市市委書記和另一市實權局長的公子,而北大某主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副書記則來自該地級市。當記者採訪北大的相關人士時,證明了確實有這麼兩位公子,但該人說了,只要能拿到學士學位就有保送的資格,這種保送是完全符合規定的。不但如此,這位負責人還說:「或許這是個人恩怨,可以來辦公室,找劉老師說,沒有必要在網上發帖。北大不可能不給學生出路,不可能不管學生」、「在網上說,我看都不看。」

學生的錄取與學位的授予,是一個大學最能體現其價值的地方。大學嘛,本身就是一個學習並且取得認證的地方,這也是最後的一道底線。守住這條線,則無論世事怎麼變遷,大學本身的風骨還在,一旦此線失守,就馬上淪為出售文憑的機構,與商販沒有任何區別。如果要是真的花錢就能買到,即使是商販也還算個童叟無欺,但此事要是為真,則是連商販都不如了。獻媚於權力之下、而且還是並不如何高等的權力,可用陪睡於掃黃機構的某種特種行業從業人員來比喻之。但這個似乎是糟蹋了特種行業的名聲,人家那是不得已,這個是雙手奉上的免費外賣。

或許有人會說,你算個什麼東西,怎麼能用下流的比喻來侮辱一個具有百年老店資格的學府?但這件事只要是國人,都是有資格說話的。原因無外乎兩點。其一,公立大學既然是用我等的稅金建成,我們就有資格評論它的權利。無論這個學校曾經具有多麼崇高的地位,也無論它的行政級別到了何等層次。其二,大學是立國之本,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有權利對未來表示一下擔憂。

自從大學這種制度建立起來之後,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原來分散的私學、官學不同,大學面對的是社會上所有人,真正做到了有教無類,而且無論是在科學還是人文領域,大學往往都是社會變遷的動力以及保存文明的堡壘。因此,大學的墮落並非是一個機構的墮落,而是一個文明的墮落標誌,哪怕這個文明現在風生水起、打算拯救因為金融危機而危在旦夕的地球。

環顧今年的教育新聞,無論是某地大學的博士半為當地官員,還是現在正在發酵中的武大副校長腐敗事件,其實都是這種大學墮落的副產品。另外一個副產品與註腳,倒是可以從這位北大人士的話中品味出來。

開頭所引用的話中有一句「北大不可能不給學生出路」的話頭兒,不知道讀者諸君是否聽出其中有什麼不一樣的語氣麼?沒錯,這是標準的官腔,而且還是那種落後於時代的官腔。象牙塔裡出現這樣的聲音,倒不是因為與社會隔絕而產生的時空距離,而是本身的定位早就出現了問題。或許我前面說的比喻確實有些不準確,因為從這句話的腔調上來看,基本算是官場二奶的口吻嘛,至少也是個收房丫頭企圖上位時的自覺自願之腔調。

問題是北大給學生出路的努力我們已經看到了一種:把有背景學生的出路安排的很好。但或許我們應該反問一句:這種情況下,將來北大的出路又在哪裡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五嶽散人:中石油「受賄門」中廉價的人格
五嶽散人:對於日本旗的錯覺
五嶽散人:14歲生命中的戶口之痛
五嶽散人:吹牛上稅以及其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