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牛進口公告 台衛署:內臟及絞肉實質禁止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 台灣衛生署2日晚上6點30分在新聞局正式公告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並在衛生署大門口公布欄正式張貼公告,此次放寬開放是以台灣食品安全為最高前提,秉持管理三原則「安全、安全、再安全」以及採取「三管五卡」管制程序,衛生署將會透過行政手段,達到表面開放,但實質上禁止美國牛絞肉和內臟進口的目的。

根據台美協定,僅開放30月齡以下的牛肉與產品,如果絞肉未通過美國農業部「品質系統評估制度」(QSA)絕不會進口,牛內臟部分則是一定要通過QSA才准許進口。

台灣衛生署表示,「三管五卡」管制程序的「三管」包括:管源頭、管邊境、管市場,「五卡」則包括:核對證明文件、明確標示產品資訊、嚴密開箱檢查、食品安全檢驗、資訊即時查明及透明化等。

衛生署強調,台灣在談判時間持比照韓國標準,由疫情專家、獸醫、相關部會官員組成查廠小組,在明確標準下,發現不符合規定者立即要求改善或停止該工廠產品輸台。此外,一旦發現檢驗不合格,將採取五批三倍量的檢驗基準。

此外,未來將透過檢疫、檢驗等方式把關,若貨櫃編號與進口檢疫證明書內容記載不符時,冷凍肉品有解凍痕跡或包裝材質破損等,該櫃貨品將被退運或銷毀,若開箱或切割檢查發現異常時,該箱牛肉將解凍檢查;內臟及牛舌則需進行解凍及組織檢查。

台灣衛生署長楊志良強調,在開箱檢驗時會要求對方提出相關資料,針對內臟來源的牛隻數目,及如何確認都是30月齡以下的牛隻提出證明,楊志良認為,這2項進口商和美方是不可能提得出來的,總而言之,就是透過行政手段,來達到表面開放,但實質上禁止美國牛絞肉和內臟進口的目的。

有媒體質疑,現在台灣是採取形式上項目開放,但實質上是採取防堵策略,萬一美方對這件事有任何反彈,或是施任何壓力以及有任何的要求,徹底防堵的底線是否會做退讓,楊志良指出,對於兩國之間政治上的談判,不是衛生署所關切的重點,民眾的健康才是首要維護的,他相信美國會相對尊重,因為韓國做得到,台灣一定也做得到。

台灣經濟部次長施顏祥表示,台美進行牛肉進口協商時,並沒有任何交換條件,但如此議題能順利解決,將可進一步提升台美關係,對往後許多經貿議題的進展將帶來幫助。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