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富」的海灣產油國

前田高行

標籤:

海灣產油國雖然財力雄厚程度各有差別,不過國民全都過著富裕的生活。

這些國家的街上四處林立著巨大的購物中心,世界一流名牌的服飾品、家電產品、廚具用品的商店鱗比櫛次,例如愛瑪士(Hermes)、古馳(Gucci)、博柏利(Burberry)、DKNY、新力(Sony)、松下電氣(Panasonic)、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等,街上隨處可見全家一起出門購物逛街的人潮。

一去到工商業為主的城市,商業區內可說必定會有一區的店家專門販賣閃閃發亮的貴金屬。這一區稱為「金市場」(Gold Souq)。阿拉伯文的「Souq」是「市場」的意思。

金市場的店內密密麻麻地陳列著項鍊、手鐲等金飾,牆上和玻璃櫃滿是頭飾、首飾和戒指等飾品,上頭鑲嵌著鑽石、藍寶石及土耳其玉等各式各樣的寶石。

這一區完全是女性的天下。貴婦全身罩著稱為「Abaya」的黑紗袍,置身於絢爛奪目的珠寶中,全神貫注地挑選。
金市場中的金製品分為各種等級,從光澤黯淡的十八K金,到金黃澄澈的二十四K純金製品,種類應有盡有。不管是項鍊,或是手鐲,價格一律取決於重量,與設計樣式無關。

只要將看中的飾品交給店員,店員會用磅秤量出重量,然後告知價錢,與超市「以量計價」的方式如出一轍。知道價錢後,客人和店員之間的議價戰爭正式開打,討價還價聲就成為金市場一帶喧鬧的主因。

海灣產油國缺乏有價值的當地名產,因此從日本到此地出差的人,通常都會受老婆、女兒委託購買金製品。

日本女性偏好時尚的設計,所以十八K金的製品比純金製品受歡迎,而且比起沉重花俏的款式,輕巧俐落的首飾、頸鍊才更符合日本女性的喜好。因此,來此出差的人不必耗費太多的金錢,就能將家人交代的東西一次買齊。但是,當地女性的喜好明顯不同。

阿拉伯的女性喜愛純金製品,而且只要經濟許可,她們會購買又粗又重的金鍊和金鐲。她們將金製品當成高保值的財產,努力地買下。家中擁有多少重量的純金製品,就被她們視為是財富的證明。

海灣產油國的國民不需繳納所得稅,而且享有免費醫療及教育的待遇。麵包之類的食品便宜的驚人,汽油價格也只有日本的五分之一以下,比礦泉水還要便宜。

由於生活不需花錢,所以過的日子富裕程度超過了實際領到的薪水。小康以上的家庭都會顧用全天候的女傭,無一例外。煮飯、洗衣、照顧小孩全都是印尼女傭的工作。

阿拉伯的主婦只要哄哄孩子,或是整日和左右鄰居閒話家常。稍微富有一點的家庭則是僱請專用的菲律賓司機,負責載送家人上街購物。

至於阿拉伯人的丈夫,多數都是公務人員。他們也都是坐在開著冷氣的辦公室裡,也不需要做什麼大不了的工作,就只是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與同事認真地談天說地。偶爾有文件需要處理的話,過目完了、核好章後,就交由來自葉門的辦公室小弟送往下一個經手的部門。

即使核章的文件是道路工程的許可證明,工程本身和核淮的人卻是毫無關係。炎熱氣候下進行道路工程的是出外謀生的印度外勞,而監督的工作則是埃及工人的責任。

民營企業大概也是類似的情形,海灣各國的國民只接受管理階層以上的職位。年輕人嫌棄三D的工作,也就是「艱苦」(Difficult)、「骯髒」(Dirty),以及「低賤」(Demeaning)的工作。

父母親也會給予孩子零用錢,讓他們遊手好閒地渡日,因為孩子從事的工作如果和出外謀生的外勞一樣,是有損體面的事。據說海灣各國年輕人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原因正出在這裡的年輕人與其父母選擇職業的喜好。

根據日本的僱用保險法規定,所謂的失業狀態是指:「具備就業意願,並且有能力隨時任職,卻無法找到工作。」依照這個定義來看,產油國的年輕人是「延遲就業者」,而不是「失業者」。

在產油國內,不必工作也能生活,因此「不工作就沒得吃」的這句話,在此地並不適用。一般平民的情況已是如此,王室的生活必定更超出你我的想像。能夠享受這樣的生活,都是受惠於地下汲取而得的石油及天然氣。@(本文結束)

摘編自 《阿拉伯的大富豪──世界經濟掌控在他們手中》 先覺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讓你、我的錢,不再迷路(6)
和你想的不一樣的世界資源真相(4)
後金融危機的全球經濟巡禮(3)
後金融危機的全球經濟巡禮(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