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竹編工藝巧手精製 台中展出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法生台中報導)南投縣竹藝博物館是全台第一個落成的地方特色館,將中國文人最愛的竹子做出最引以為傲的工藝品,既實用又深具品味。珍貴的竹編、竹雕、竹家具等竹工藝作品,目前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展出至11月8日,歡迎有興趣民眾前往參觀。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所屬竹藝博物館配合文建會舉辦「大手牽小手 跨步向前走」,舉辦「竹藝博物館98年巡迴展覽」,將20年來的長期經營的成果進行交流結盟,並推薦50餘件珍貴的竹編、竹雕、竹家具等竹藝品與到各地與民眾分享,推廣竹編、竹雕、包管、積層材等四種竹藝發展。

從展出的竹編作品,可以欣賞到工藝技師巧手下,由直、橫、斜線交織而成的繽紛世界,綿密規律的線,交織著律動與協調也舞動著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竹藝之心,師傅們利用竹節、根鬚、纖維的特殊質感所雕出竹雕作品,不管是題材、選材、雕刻手法,在藝術家的巧手精製下,件件作品卓然出眾。


(大紀元)


(大紀元)


(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全台大型竹藝創意競賽昨天進入最後高潮,選手們不分年齡,老中青三代齊聚切磋,祀壺、公廨與高腳屋等,每件作品都取材於西拉雅的故事意涵,充滿了在地情懷,被喻為是產業與文化結合的極致呈現,吸引不少參觀人潮。
  • (據中廣新聞報導)南投縣是生產陶器與竹子的故鄉,縣政府舉辦為期九天的「陶竹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除了展現陶器、竹編的生活藝術之美,在開幕儀式中還舉行踩街、送紅蛋與推出竹筍美食大餐,場面是熱鬧滾滾!
  • 【大紀元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六腳報導)在教育部98度資訊志工計畫下,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由系主任吳國瑞帶領全體資訊志工團隊,與六腳鄉數位機會中心合作,以現代的數位科技來將地方特色文化及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進行數位典藏,將六腳鄉沈騫老師傅製作竹編的技藝,做詳實的記錄,期能將此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運用資訊科技的技術永遠的保存下來,傳播出去。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捷克城堡與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歐洲中世紀城堡台灣巡禮,有近百件捷克珍貴文物精彩亮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