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人工養殖黃鰭鮪 明年產卵育苗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葉永騫、陳梅英/綜合報導〕國人愛吃鮪魚,但台灣常因濫捕黑鮪魚而被國際保育組織盯上,幸好鮪魚培育已列為明年的重點優先計畫。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表示,東港已試養黃鰭鮪魚,不久的將來,台灣也會有人工養殖的鮪魚。


水試所東港生技中心飼養的黃鰭鮪已經成熟長大,預計明年可以產卵,進行人工魚苗繁殖的研究。(自由時報)

水試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說:「黃鰭鮪研究進入關鍵期,人工養殖的黃鰭鮪預計明年可成熟產卵,有助於人工魚苗繁殖研究。」

農委會官員說,看重鮪魚養殖的經濟價值,全球已有許多國家人工養殖鮪魚,日本是從卵開始培育,但需耗時10多年;澳洲與地中海國家,則先在外海捕捉小鮪魚,再進行短期間內密集餵食養殖;台灣也是從小鮪魚開始養起,水產試驗所已在屏東試養黃鰭鮪魚,若人工飼養成功,將在東部地區發展鮪魚養殖計畫。

水試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6年前開始研究黃鰭鮪人工養殖,初期因養殖池太淺、範圍太小,黃鰭鮪容易因撞傷、死亡。去年投入1000多萬元完成新飼養池,直徑18米、深6米,可容納1500噸水量,黃鰭鮪有較大的空間快速游動,養殖情況良好,預計明年就能產卵,朝人工魚苗研究邁進。

東港生技中心主任陳紫瑛指出,黃鰭鮪除在陸地人工養殖外,也曾在恆春、小琉球等海域進行箱網養殖,人工養殖後的生魚片油脂更高、更好吃,但因人工魚苗技術尚未成熟、養殖成本太高,還在研究階段,沒有量產化。

專門研究黃鰭鮪的李彥宏博士說,黃鰭鮪相當聰明、視力佳、游速快,時速可達70到100公里,但體表脆弱,只要一碰撞到,就易因外傷導致死亡。另晚上睡覺時仍持續游泳,雖速度變慢,警戒心仍相當強,聲音太吵就會造成驚嚇導致死亡。此外,黃鰭鮪生長的水質要求較高,若水中濁度太高,也會造成死亡,箱網養殖有一定條件限制。

*預定在台東養大目鮪*

李彥宏說,目前共養殖53尾黃鰭鮪,均從小鮪魚開始養,分別養殖2年到4年不等,使用南極蝦、小卷、鯖魚等冷凍餌料餵養,預計明年養殖池內會有成熟的黃鰭鮪自然產卵。不過,受到研究經費等因素影響,研究時程比預期的慢一點。

李彥宏強調,黃鰭鮪因數量較多,容易取得,是鮪魚類中最容易研究的種類,另水試所預定在台東進行大目鮪的人工養殖研究,至於黑鮪魚養殖因技術困難度太高,並沒有進一步研究計畫。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