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歐盟中心成立半年 運作漸上軌道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詹家琪台北4日電)象徵台灣與歐洲聯盟交流更趨密切的「台灣歐洲聯盟中心」成立半年後,運作漸上軌道,充分扮演台灣與歐盟學術界及公民社會間橋樑的角色,進一步增進雙邊非官方關係。

台灣歐盟中心(European Union Centre inTaiwan, EUTW)執行長、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蘇宏達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做出以上表示。

他指出,歐盟與台灣七所大學合作的歐盟中心於5月22日正式設立後,經過半年的組織建構與磨合期,目前運作情況十分良好。

蘇宏達說:「這是一個很成功的國際合作案,我們在沒有邦交的情況下,成為亞洲第四國成立歐盟中心,而且是歐盟官方直接出資。希望台灣歐盟中心在台歐雙方學術界和公民社會往來上能夠盡力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去年12月31日與代表國內七校聯盟的台灣大學簽約成立台灣歐盟中心,作為全面提升台灣和歐洲雙邊交流與了解的專責管道。

歐盟自1998年開始與美國大學合作成立歐盟中心,至今已獲得良好成效,顯著提升美國民眾對於歐盟的認識。目前全球共有27個歐盟中心,其中11所在美國、四所在加拿大,成為連結大西洋兩岸人民的重要橋樑。

歐盟中心於2004年時推廣到亞洲,目前澳洲、日本、南韓各有三所,紐西蘭與新加坡各有一個歐盟中心,台灣在2008年被納入計劃中。

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東華大學、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共七所學府,於去年9月正式結盟為「以台灣大學為首的大學聯盟」,與歐盟執委會共同成立台灣歐盟中心。

中心總部現設於台大,其它各校則成立校級歐盟中心。中心主任為台大副校長包宗和,執行長為台大副教授蘇宏達和政大教授甘逸驊。整個計畫將由歐盟分4年提供110萬歐元(約新台幣5274萬元),七所大學則贊助45萬歐元。

歐盟中心主要透過學術研究計劃的交流,以及舉辦各種國際會議、參訪活動來促進當地對於歐盟的認識,加強對歐盟機構、政策與議題的了解。

蘇宏達表示,台灣歐盟中心半年來主要工作包括中心與校際間的組織建構,以及和歐洲經貿辦事處與17個歐盟會員國在台代表處溝通協調。同時舉辦了多場國際會議、歐盟政策研討會,以及暑期課程讓中學老師進修,讓教育歐盟知識向下紮根。

他也指出,參與歐盟中心的七所大學除了預計於明年9月各自成立歐盟研究學程之外,身為歐盟中心主導大學的台大也率先在上月成立「台大歐盟研究群」,邀請政治、法律、經濟、文化研究、語文研究、公共衛生研究、氣候變遷研究、能源研究等專業領域教授加入。

蘇宏達表示,譬如歐盟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上扮演重要角色,歐盟怎麼界定節能減碳的標準,可能變成國際標準,進而成為約束台灣國際行為的規範。因此,了解歐盟在立法上、政策上的發展對台灣未來非常重要。

回顧台灣歐盟中心成立半年,蘇宏達表示,這項合作計畫效果顯著,不但提升合作大學的國際知名度,進一步拓展台歐雙邊的交流與認識,也為台灣參與亞洲歐盟研究的活動打開方便之門。

他說:「跟歐盟打交道對台灣人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訓練,因為我們現在被國際組織孤立在外,對國際組織的運作、程序與法律規範相當陌生。」

蘇宏達說:「這個經驗讓我覺得的確是要提升台灣高等學府和國際組織的交往能力。這個案子非常辛苦,卻也是非常好的操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