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芝:羞答答的網絡靜悄悄地「剿」

趙靜芝

人氣 11

【大紀元12月11日訊】

當他們封維基百科的時候,
我沒有作聲,
因為我當時還不知道維基百科;
後來他們封flickr,
我沒有作聲,
因為我不用flickr;
再接下來他們封feedburner,
我仍然保持沉默,
因為我還有GoogleReader;
最後,當他們開始推綠壩並對付youtube、Blogger、Twitter、btchina了
我知道最終我將無法倖免……

在世界人權日前後,短短的幾天時間,中國大陸保守估計有一萬台以上的服務器被關閉,中共新一輪對網絡的圍剿正在以幾近瘋狂的方式展開。從網絡誕生的那天起,中共之於網民本質上就是「大野狼」和「飼料雞」的關係,大野狼步步緊逼,網民步步後退,大家總認為大野狼還不至於那麼瘋狂,不會威脅到自己,但最終橫禍臨頭全誤了卿卿性命。

圍堵互聯網本來是件技術難度極高、投入成本巨大且極其無聊的害人工程,緣何中共幹得那麼忘我、那麼投入、那麼執著?因為這個網太可怕,讓老百姓知道的太多,中國人脆弱的神經是經不起複雜信息的騷擾的。他們一瞅見百姓受苦,就會哭瞎眼睛;一見到賣淫嫖娼,就會興致勃勃;一碰上貪贓枉法,就會以死相拼;一看到惡吏欺民,就會揭竿而起;在他們眼里,老百姓整個就是二百五,非但智商超低且情緒衝動,既沒有自控能力且常常降低衙門內的幸福指數,再加上用公安部長孟建柱的話說「網絡已經成了反華勢力的主要手段」,所以索性「管」起來,不然永遠是個禍根。

中共已經連續11年被評為全世界關押記者最多的國家了,目前其目標相信就是向打造全世界獨家的「國家局域網」前進了,雖然這個理想有點厚顏無恥,但為了維穩為了江山萬萬年,不怕道路彎彎曲曲,不怕一路上磕磕碰碰,不怕老百姓哭爹喊娘。幹任何壞事情沒有那一股衝勁蠻勁不行,「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連「殺20萬保20年」的豪言壯語都說出口了,收拾一下網民、整肅一下網站基本上屬於慣性操作,完全符合中共把壞事做絕把良民逼瘋的一貫傳統。

那麼何謂局域網呢?它簡稱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只可讓本區域的人訪問特定信息,外界無法與你分享,同時區域內的人與外界傳遞信息也受到控制,就是說你的任何與網絡的行為都是被監控的,你沒有任何的隱私可以保留。等於澡堂裡裝了個探頭、被窩裡點了支蠟燭,把你噁心死。目前,雖然國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完全實現國家級局域網,最大規模也僅限於一些公司級別,但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創造這些另類「奇跡」對中共而言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過去全民打過麻雀、土法煉過鋼鐵、坦克壓過學生,那些讓世界笑掉大牙、令國際跌破眼鏡的事情幹過幾籮筐。搞個國家局域網,無非就是不要臉再加狂砸錢,臉嘛早就連皮都不要了,不信可以讀讀中共黨史。錢嘛咱現在不差,不信去問問奧巴馬。

2009年可謂是中國局域網的元年,綠壩、實名制、五毛監控、殺毒軟件被和諧、防火牆、門戶網站主頁禁止推互動內容以及主頁報道負面消息。眼下又開始圍剿個人網站、博客,繼而強推服務器托管商監控並與著名搜索引擎合謀過濾敏感詞彙和站點,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有痕跡的屠戮,也是沒有「五一六通知」的網絡文化革命,沒有「426社論」的虛擬世界大屠殺,估計大陸將有30%的網站不復存在,數十萬網站經營者破產、百萬從業人失業、上億網民從此暗無天日,需要天天依靠代理服務器度日,這是網絡發展史上的笑話,也是世界文明史的恥辱。

靜悄悄的謀殺最血腥,國內最大的共享下載網站btchina是個個人網站,遭到查封後站長悲壯地說了一句話:中國網絡今後個人站長的歷史將要完結。網絡資深人士解讀為,此言的真正含義是全國幾十萬個個人網站不久將被封殺,這是人們一時間無法覺察到,但卻真實地發生著的,而這種封殺比每天堂而皇之的宰割更加恐怖,因為「在大多數網民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截斷了你的信息獲取來源。」有的人會說,那就使用國外域名,但「大野狼」早就想到了整治你的方法,除了國外域名註冊語言不通,註冊和支付很麻煩,它還可以通過像收買百度這樣的公司對沒有備案的網站進行過濾,讓你自動歇菜。百度12月1日起推出的所謂的鳳巢計劃,就是個明顯的不祥之兆。

原來我們看到中共圍剿網絡那麼辛苦,覺得非常滑稽和可笑,一直認為這種控制網絡最終是會破局的,但現在我發覺自己想得太幼稚,低估了「大野狼」的破壞性,這是一個傾其全力力保既得私利的集團,他們在從事一項和自己的百姓作對的事時,常表現出驚人的爆發力和持久力,儘管最終他們免不了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但其過程分外慘烈,將讓文明世界目不忍視。@*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草根媒體廣傳順口溜折射底層民意
涉敏感信息  BT中國聯盟網遭關閉
網民反制:「中宣部陷害谷歌」成熱詞
江西高校不重視防疫造成甲流蔓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